[实用新型]一种推车式轴用挡圈压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1374.5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9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韩廷意;徐公强;吴国喜;张怀强;韦庆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金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罗文曌 |
地址: | 272499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车 式轴用挡圈压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生产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推车式轴用挡圈压装工具。
背景技术
一般的工程机械,如推土机,其拖链轮轴端都有一件轴用挡圈,用于外浮封座的定位用。而外浮封座内装有浮动油封,由于O型圈的张力作用导致外浮封座向外移动,使轴用挡圈不易装配。
现有技术中多是利用图1所示的装配工具辅助完成轴用挡圈的压装工作的,具体方法如下:
1. 将摇杆1和全螺纹螺栓2连接在一起,然后和叉架3连接在一起。
2. 将全螺纹螺栓2装入轴端7,叉架3压住外浮封座5。
3. 顺时针旋转摇杆1至外浮封座5与轮体6两端面接触。
4. 装轴用挡圈4。
5. 逆时针旋转摇杆1,至叉架3松动。
6. 逆时针旋转全螺纹螺栓2。
上述装配工具为手动装置,由上述压装方法可以看出,整个装配过程存在着劳动强度大,装配效率低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灵活方便的推车式轴用挡圈压装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车式轴用挡圈压装工具,由行走机构、压装机构及压装轴套构成,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支撑横梁,支撑横梁两侧分别垂直固定有导向套,
所述压装机构,主要由上部横梁、拉杆、托板及气缸构成,两个拉杆分别与导向套相插接,并与导向套上下滑动配合,上部横梁固定在拉杆顶端,同水平面设置的两个托板分别固定在拉杆下端,气缸缸体的尾端固定在上部横梁上,头端置于支撑横梁上,气缸的活塞杆端穿过支撑横梁;
所述压装轴套,其主体部分的内径略大于轴端的外径,主体部分的下端固定有叉架。
为了增加气缸活塞与压装轴套的接触面积,可以在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压盘。
行走机构可采用以下结构形式中的任意一种:一、导向套固定设置在支撑横梁两侧的上部,支撑横梁两侧的下部分别固定有立梁,立梁下端通过底板与行走轮固定连接。二、支撑横梁固定在导向套中部,在导向套下端固定有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的推车式轴用挡圈压装工具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 半自动压装,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装配效率高;
(二) 行走机构与压装机构合理配置,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轴用挡圈压装工具的工作状态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推车式轴用挡圈压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压装轴套);
附图3是图2所示压装工具的A向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装工具中压装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图4所示压装轴套的侧视图;
附图6是实施例中压装工具的工作状态图(压装前);
附图7是实施例中压装工具的工作状态图(压装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
一种推车式轴用挡圈压装工具,由行走机构、压装机构及压装轴套构成。
如附图2、3本实用新型的推车式轴用挡圈压装工具由行走机构、压装机构及压装轴套构成。
所述行走机构,主要由支撑横梁8、导向套9、立梁10及行走轮11构成。两个导向套9分别垂直固定在支撑横梁8两端的上侧。两个立梁10分别固定在支撑横梁8两端的下侧。立梁10下端通过底板19与行走轮11固定连接。
所述压装机构,主要由上部横梁12、拉杆13、托板14及气缸15构成。两个拉杆13分别与导向套9相插接,并与导向套9上下滑动配合。上部横梁12通过螺栓固定在拉杆13的顶端。两个托板14分别固定在拉杆13下端,且处于同一水平面。托板14的厚度小于轮腰内档的宽度。气缸15的缸体设置在上部横梁12与支撑横梁8之间,其尾端固定在上部横梁12上,在非工作状态时,其头端置于支撑横梁8上,由支撑横梁8托住。气缸15的活塞杆端穿过支撑横梁8,且活塞杆端固定有压盘16。
如附图4、5所示,所述压装轴套是一种焊合件。压装轴套的主体部分17的内径略大于轴端7的外径。主体部分17的下端对称固定有两个叉架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金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济宁金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1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