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0578.7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1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峰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3/64 | 分类号: | H02K23/64;H02K2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李弘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单向 弹簧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
背景技术
串激电机属于交、直流两用电动机,它既可以使用交流电源工作,也可以使用直流电源工作,所以又叫通用电动机或交直流两用电动机,串激电机的定子组件由磁芯及绕制在磁芯上的定子绕组组成,所述转子组件包括铁心、装设于铁心上的转轴、缠绕于铁心上的转子绕组及装设于转轴上的换向器。所述换向器与盖体之间采用波形介子进行填充,使换向器在转轴的轴向上固定,防止换向器在铁芯和盖体之间来回晃动。所述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之间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形成串联回路,通电后,转轴受力,高速旋转。
然而,上述的串激电机采用波形介子对换向器进行限位,波形介子随转轴转动时,波形介子与盖体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当串激电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波形介子磨损较大且厚度变薄,从而使换向器盖体与铁芯之间产生间隙,使换向器在沿转轴的轴向上前后晃动,影响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对电机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换向器进行持续限位、保证限位效果的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
一种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组件及二盖体,所述二盖体分别上下固定于所述定子上,所述转子组件穿设于定子上,所述转子组件包括铁心、装设于铁心上的转轴、缠绕于铁心上的转子绕组及装设于转轴上的换向器,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上下穿设于二盖体上,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还包括一限位弹簧,所述转轴穿设于限位弹簧内,所述盖体包括一顶板、自顶板两端同向延伸的连接板、自每一连接板的自由端向外延伸的底板,所述顶板中部 开设有穿孔,所述转轴两端分别穿过盖体的穿孔并伸出于盖体外,所述限位弹簧弹性压缩,该限位弹簧两端分别弹性抵顶于一盖体的内侧和换向器上,对换向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包括二水平相对的芯片总成,每一芯片总成包括一第一极部、连接于第一极部两端的二轭部及连接于每一轭部自由端的第二极部,所述芯片总成的二第二极部与另一芯片总成的二第二极部两两相互抵靠,所述第二极部的内侧面设有止位槽;每一底板背向所述顶板的一面凸设有二卡柱,所述底板的卡柱对应卡设于所述止位槽上;所述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还包括若干固定件,所述两个芯片总成分开独立绕线后通过所述固定件进行组装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极部的自由端朝向另一芯片总成的第二极部的侧面上设有上下贯穿的凹槽,组装时相互抵靠的第二极部上凹槽合围成一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固定孔对齐,所述固定件穿过一侧的盖体的安装孔、芯片总成的固定孔、另一侧的盖体的安装孔,将盖体与定子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止位槽和凹槽之间形成一弧形的卡位部,该卡位部对卡柱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总成呈C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总成还包括一极靴,所述极靴中部连接于第一极部内侧中部,该极靴设有一圆弧面,极靴与第一极部之间的距离从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轭部具有一呈圆弧状的极面,二芯片总成上的极面等间距地设置于一圆周的圆弧上。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呈“几”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碳刷,所述碳刷装设于盖体上并与转子组件电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限位弹簧对换向器进行限位,防止换向器沿转轴的轴向来回摆动,保证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并且磨损后的限位弹簧通过弹性伸展,对换向器进行持续限位,保证限位效果, 使电机正常工作,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分解后倒过来的的主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具有单向弹簧的串激电机的定子与其中一盖体配合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峰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峰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0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