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盘抛丸机抛丸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8840.4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2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英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4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抛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抛丸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盘抛丸机抛丸辊。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相比其它表面处理技术来,它处理效率高、质量好,其使用面很广几乎所有的铸钢件、灰铸件、 玛钢件、球铁件等都要进行抛丸处理,这不仅是为了清除铸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时也是铸件质量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序,比如大型气轮机机壳在进行无损探伤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抛喷丸清理,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可靠性。
在一般铸件生产中,抛喷丸清理是发现铸件表面缺陷如皮下气孔、渣孔以及粘砂、冷隔、起皮等的必不可少的工艺手段。有色金属铸件,如铝合金、铜合金等的表面清理,除清除氧化皮、发现铸件的表面缺陷外,其主要的目的是以抛喷丸来清除压铸件的毛刺和获得具有装潢意义的表面质量,获得综合效果。冶金钢铁生产中,抛喷丸或者酸洗是保证钢铁大量生产中获得高生产率而采用的机械或化学联合去除磷皮的一种工艺方法;硅钢片、不锈钢薄板等其他合金钢板、带的生产中,在冷轧工序过程中必须进行退火后再进行抛丸或酸洗处理,以保证冷轧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及厚度精度。
众所周知,现有的盘圆型抛丸机主要用于对线材进行抛丸工作,其抛丸方式是首先将线材拉直,再利用抛丸机进行抛丸加工处理,最后再对抛丸处理后散开的线材进行捆绑,而它具有以下缺点:1、成捆的线材必须拉直后才能进行抛丸处理、处理完成再捆绑,处理工序耗时、耗人工;2、抛丸机抛丸辊配件为双螺旋结构,生产加工工艺步骤复杂、耗材。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盘抛丸机抛丸辊。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圆盘抛丸机抛丸辊,解决现有圆盘抛丸机抛丸处理效率低,耗时、耗人工及加工抛丸辊步骤复杂、耗材的问题,进而提高圆盘抛丸机抛丸处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方案:一种圆盘抛丸机抛丸辊,包括安装在圆盘抛丸机抛丸室内的圆形悬臂辊及螺旋缠绕设置在圆形悬臂辊上抛丸线,其中抛丸线为单螺旋抛丸线;所述抛丸线线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抛丸线还可设置为与圆形悬臂辊一体成型的单螺旋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抛丸线一端从圆形悬臂辊起始端缠绕,另一端缠绕设置在圆形悬臂辊四分之三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悬臂辊长度为3600mm,直径为27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盘抛丸机抛丸辊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在圆形悬臂辊设置缠绕单螺旋抛丸线替换双螺旋线,解决现有盘圆抛丸机抛丸处理前先拉直线材、处理后再捆绑线材的抛丸方式,其无需拉直或散开成捆线材、抛丸处理过程圆形悬臂辊及设置的单螺旋抛丸线使得线材移动进行抛丸作业,从而抛丸结束后无需再进行捆绑工序。本实用新型节省抛丸作业所需人工投入及降低抛丸工序处理时间,提高抛丸工作效率;单螺旋抛丸线,其加工工艺简单也节省原材料。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盘抛丸机抛丸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盘抛丸机抛丸辊现有的双螺旋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圆形悬臂辊、2-抛丸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圆盘抛丸机抛丸辊,包括安装在圆盘抛丸机抛丸室内的圆形悬臂辊1及螺旋缠绕设置在圆形悬臂辊1上抛丸线2,其中抛丸线2为单螺旋抛丸线;抛丸线2线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递减。
进一步的抛丸线2还可设置为与圆形悬臂辊1一体成型的单螺旋凸起。
进一步的抛丸线2一端从圆形悬臂辊1起始端缠绕,另一端缠绕设置在圆形悬臂辊1四分之三位置处。
进一步的圆形悬臂辊1长度为3600mm,直径为273mm。
实施例
工作原理:开启圆盘抛丸机后,将成捆的线材直接放入室体进行抛丸加工即可,其圆形悬臂辊1设置的抛丸线2旋转带动成捆线材同方向旋转进行抛丸作业,从进料到出料无需对线材进行拉直,抛丸成品也无需再捆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抛丸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英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英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8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
- 下一篇:一种动态加密方法及其加密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