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培养罐、间歇浸没培养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8562.2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倪甦;王西瑶;李昕昀;刘帆;黄雪丽;邹雪;王晨曦;帅鹏;蹇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 间歇 浸没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组织或细胞液体培养罐,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组织或细胞间歇浸没培养用的培养罐及具有该培养罐的间歇浸没培养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或细胞间歇浸没培养是建立在外植体组织或细胞培养液体培养上,将外植体或细胞与营养液按照特定的频率间歇接触,这种培养模式实现了外植体或细胞与营养液的充分接触,同时也与气体充分接触,解决了固体培养营养不足问题,同时解决了液体培养气体不足的问题;现阶段间歇浸没培养主要包含气升式间歇浸没培养和摆动式间歇浸没培养。
气升式间歇浸没培养采用气升式间歇浸没培养装置,这种气升式间歇浸没培养装置在培养罐下方设置营养液罐,培养罐与营养液通过导管相连,工作时,增加营养液罐中的气压,使营养液进入培养罐,与外植体接触,工作时间完成后,减小营养液罐内气压,营养液倒流回营养液罐,此时营养液不与外植体接触;这种气升式间歇浸没培养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营养液与外植体的接触和分离时间较长,在科学研究时会带来较大误差,原因是营养液的流动动力来自气压,非外加动力直接使外植体与营养液直接接触或分离:(2)该装置结构复杂在工厂生产时要求较高,并且在大规模培养过程中对装置的强度要求较高,原因是大规模培养时,需要更高的气压才能将液体压入培养罐;(3)培养罐上与储液罐相连的出液口容易被外植体堵塞,原因是采用导管将储液罐与培养罐连接时,仅有一个小孔来实现液体的流通,小孔易被外植体堵塞。
摆动式间歇浸没培养采用摆动式间歇浸没培养装置,这种摆动式间歇浸没培养装置将培养罐分为两个工作区,两个工作区分别位于培养罐左右两侧,培养区放置外植体,储液区放置培养液,将培养罐平放于培养架上,电机驱动下培养架摆动,当培养区重心低于储液区一侧时储液区中培养液流向培养区,实现营养液与外植体的接触;这种摆动式间歇浸没培养装置相对静生长环境不佳,原因是外植体的受力状况在不断发生改变(即左右摆动),即使电机停止后,由于摆动时重力势能的作用,培养罐也会持续摆动相当长的一端时间,严重的破坏了外植体处于常规状态下的静生长环境,在科学研究时会带来较大误差,从而培养罐通过摆动来实现间歇浸没培养,也使得单罐培养量较少。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提供相对稳定的静生长环境和减少营养液与外植体接触与分离时间的培养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提供相对稳定的静生长环境和减少营养液与外植体接触与分离时间的培养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培养罐的间歇浸没培养装置,该间歇浸没培养装置的培养罐结构简单且能提供相对稳定的静生长环境和减少营养液与外植体接触与分离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间歇浸没培养装置的间歇浸没培养系统,该间歇浸没培养装置结构简单且能提供相对稳定的静生长环境和减少营养液与外植体接触与分离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培养罐,包括透光结构的罐体及盖体,所述罐体呈中空结构,所述盖体呈密封的盖于所述罐体的罐口上,其中,还包括培养台及驱动杆,所述培养台呈中空结构且收容于所述罐体内,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放置外植体的放置腔,所述培养台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驱动杆的下端与所述培养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上端呈滑动的穿过盖于所述罐口上的盖体并凸伸出所述盖体,所述盖体上贯穿开设出气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贯穿开设换液口,所述罐体的中部贯穿开设进气口。
较佳地,所述培养罐还包括呈碗状透光结构的硅胶碗,所述硅胶碗呈倒扣状的连接于盖体上,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硅胶碗并与所述硅胶碗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培养罐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盖体的外边缘上,套设有密封圈的盖体藉由所述密封圈密封的盖于所述罐体的罐口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歇浸没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罐及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培养罐连通,其中,所述培养罐包括透光结构的罐体及盖体,所述罐体呈中空结构,所述盖体呈密封的盖于所述罐体的罐口上,所述培养罐还包括培养台及驱动杆,所述培养台呈中空结构且收容于所述罐体内,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放置外植体的放置腔,所述培养台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驱动杆的下端与所述培养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上端呈滑动的穿过盖于所述罐口上的盖体并凸伸出所述盖体,所述盖体上贯穿开设出气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贯穿开设换液口,所述罐体的中部贯穿开设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8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