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高温真空钽丝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8229.1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7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朝;葛鹏;刘实;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1/12;F27D1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高温 真空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设备,特别提供一种实验用高温真空钽丝加热炉。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中采用的普通加热炉(FeCrAl炉丝),加热温度范围和升温速率受到限制,最高温度仅能达到1000℃左右,室温至1000℃温度范围内可以维持的最大线性升温速率仅为0.23℃/s。对于更高的加热温度和更快的加热速度,这种加热炉已无法满足要求。钽的熔点高达2996℃,热膨胀系数很小,富有延展性,可以拉成细丝状,适合用来制作高温加热炉的发热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用高温真空钽丝加热炉,该加热炉能够提高加热温度上限和线性升温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验用高温真空钽丝加热炉,包括外壳体、底座和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加热装置,外壳体和底座之间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由高温发热元件、热电偶、保温包套和顶部挡板组成,其中热电偶设于加热装置中心位置并竖直插入底座中;高温发热元件由钽丝、三根或三根以上刚玉管、刚玉环垫片和两根钽材接线柱组成,其中刚玉管均匀分布在热电偶周围,且与热电偶平行,钽丝螺旋形环绕在所有刚玉管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钽材接线柱上,相邻钽丝线圈间用刚玉环垫片隔开,两根钽材接线柱设于刚玉管外侧,且分别穿过底座,在使用时可与外部电源相连;保温包套设置在刚玉管外侧,用于保持炉内温度;
所述外壳体和底座均为双层不锈钢中空结构,其中间能注入循环水进行冷却操作,外壳体设有通气口,与真空系统连接可对外壳体内部进行抽真空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用高温真空钽丝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环绕有钽丝的刚玉管中间设有一根样品杆(可采用细的刚玉管做样品杆),热电偶端部靠近样品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用高温真空钽丝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加热装置。钽材接线柱与固定装置之间采用陶瓷绝缘垫片隔开,外壳体和底座优选采用密封胶圈连接,所述热电偶采用铂铑合金,保温包套优选为五层铌材圆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高温发热元件中设有四根刚玉管,且刚玉管呈方形排列,相邻两根间距为10mm,环绕其上的钽丝直径为1mm,且环绕圈数为8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热炉发热元件电阻约0.5Ω,功率1kW,最高加热温度为1500℃,加热速度为0~5℃/s可控,可以快速升温且加热均匀;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成本低廉,维修容易,循环使用寿命长,可以满足多数加热和保温实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用高温真空钽丝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刚玉管,3-顶部挡板,4-刚玉环垫片,5-样品杆,6-保温包套,7-外壳体出水口,8-钽材接线柱,9-外壳体入水口,10-底座出水口,11-底座入水口,12-底座,13-密封胶圈,14-热电偶,15-钽丝,16-外壳体通气口,17-固定装置,18-陶瓷绝缘垫片。
图2加热炉高温发热元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用高温真空钽丝加热炉由外壳体1、底座12和设置在外壳体1内部的加热装置组成,其中加热装置由高温发热元件、热电偶14、铌材保温包套6和顶部挡板3组成,热电偶14设于加热装置中心位置并竖直插入底座12中;高温发热元件由钽丝15、四根刚玉管2、刚玉环垫片4和两根钽材接线柱8组成,其中四根刚玉管2呈方形均匀分布在热电偶14周围,且与热电偶14平行,相邻两根间距为10mm,直径为1mm的钽丝15螺旋形环绕在所有刚玉管2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钽材接线柱8上,相邻钽丝15线圈间用刚玉环垫片4隔开,两根钽材接线柱8设于刚玉管2外侧,且分别穿过底座12,在使用时可与外部电源相连;保温包套6为五层铌材圆筒,设置在所有刚玉管2外侧,用于保持炉内温度;顶部挡板3设于高温发热元件上面,且只能与一根钽材接线柱8接触;钽材接线柱8与设于底座12上的固定装置17之间采用陶瓷绝缘垫片18隔开(其中固定装置17由一圆盘形固定台及设于固定台下与底座12相连的支架组成,圆盘形固定台上设有三个圆孔,两根钽材接线柱8分别穿过其中两个圆孔,并采用陶瓷绝缘垫片18将钽材接线柱8与圆孔边缘隔开)。相邻两根环绕有钽丝15的刚玉管2中间插有一根细刚玉管作为样品杆5,热电偶14穿过圆盘形固定台中心的一个圆孔,其上端部靠近样品杆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8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比表面积纳米氧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伏案睡觉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