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托盘快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8046.X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0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曹鹏;胡杨;贾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金杯江森自控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14 | 分类号: | B62D65/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在汽车座椅组装生产线上,用于预装和固定座椅骨架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座椅组装过程中,滑道直接被固定在托盘线托盘上,因此托盘较为厚重,产品切换时,需要连同滑道等一起更换,耗费的人力和时间较长,并且当产品种类较多时,托盘的摆放空间也会增大,成本也很高。另外,每种托盘只适用于一种座椅骨架的固定,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的解决当产品种类较多、切换频次较高时产生的不必要工时和人力的浪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托盘快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托盘快换装置,由托盘和快换装置构成,托盘和快换装置活动连接;所述的托盘是:U型主体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弹垫、弹簧锁紧机构,推动锁紧机构、钢化扶手、定位块Ⅰ、定位块Ⅱ、定位孔和卡钮;定位块Ⅰ和定位块Ⅱ安装在主体一端的凹槽处,弹垫安装在主体的闭合端;蝶形螺栓通过定位孔与主体活动连接,弹簧锁紧机构和推动锁紧机构安装在主体的开口端。
上述的托盘快换装置,所述的弹簧锁紧机构由手柄Ⅰ、弹簧和定位销Ⅰ构成,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柄Ⅰ和定位销Ⅰ。
上述的托盘快换装置,所述的推动锁紧机构由手柄Ⅱ和推动锁紧滑道构成。
上述的托盘快换装置,所述的快换装置是:主架与定位块Ⅲ连接,定位块Ⅲ与快换板通过轴活动连接,快换板的端部设有卡槽,快换板的中部设有定位销Ⅱ,定位销Ⅱ与托盘上的定位孔活动连接,主架的两侧设有快换滑道,伸缩杆一端与快换板连接,另一端与快换滑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快换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将快换装置固定在生产线上,因此只需更换托盘即可,降低了劳动强度。由于设置了伸缩杆及快换滑道,可以确保座椅总成在其上装配过程中产生的旋转、近90度角抬高等依然保持锁死状态。由于设置了弹簧锁紧机构和推动锁紧机构,可以满足不同种类和结构的汽车座椅的装配,如以中华汽车产品为例,只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托盘即可满足A1、A2两种产品的座椅装配,大大减少了更换频次,而且本实用新型维护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托盘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快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快换装置水平放置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快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快换装置立起放置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快换装置水平放置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快换装置立起放置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托盘快换装置
托盘快换装置由托盘(10)和快换装置(20)构成。在实际应用中,快换装置(20)固定在生产线的支架(40)上,托盘(10)和快换装置(20)活动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托盘(10)是:U型主体(11)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弹垫(14)、弹簧锁紧机构(12),推动锁紧机构(13)、钢化扶手(15)、定位块Ⅰ(16)、定位块Ⅱ(17)、定位孔(18)和卡钮(19);定位块Ⅰ(16)和定位块Ⅱ(17)安装在主体一端的凹槽处,弹垫(14)安装在主体的闭合端;蝶形螺栓(30)通过定位孔(18)与主体(11)活动连接,弹簧锁紧机构(12)和推动锁紧机构(13)安装在主体(11)的开口端。
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具有两种形式,即弹簧锁紧机构(12)和推动锁紧机构(13),可以适用于不同种类和结构的座椅骨架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可以应用于两种不同种类和结构的汽车座椅装配,大大节省了更换频次。将托盘固定在快换装置上后,再将座椅骨架安装到托盘上,如中华汽车,有两种座椅骨架,根据实际需要分别采用弹簧锁紧机构(12)或推动锁紧机构(13)将座椅骨架固定。
如图2所示,推动锁紧机构(13)由手柄Ⅱ(13-1)和推动锁紧滑道(13-2)构成。如中华汽车的一种座椅骨架结构上具有滑块,因此在装配时采用推动锁紧机构(13)固定座椅骨架。座椅骨架置于托盘(10)上后,通过弹垫固定座椅骨架的后端,滑块插入推动锁紧滑道(13-2)内,摆放正确后,搬动手柄Ⅱ(13-1)将座椅骨架固定,进行后续的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金杯江森自控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金杯江森自控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8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