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覆膜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7516.0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尚栋;黄连军;孙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尚栋;黄连军;孙立忠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临床上十分凶险的一种血管疾病,因此,一经发现动脉瘤患者,应尽快对其进行相应治疗。目前,利用腔内隔绝原理的微创伤介入治疗技术得到广泛的利用,它是用一套管径较细的输送系统,将被压缩状态的覆膜支架送达病变血管的位置后准确释放,覆盖在病变血管段,隔绝瘤腔并形成新的血流通道;动脉瘤在丧失血液供应后,瘤腔内残留血液逐渐形成血栓并肌化成血管组织,扩张状态的瘤壁因受负压而收缩,逐渐恢复到接近原始形态,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瘤的目的。这一技术大大减轻了手术创伤,患者恢复较快。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现有覆膜支架释放后容易被强制性弯折变形,使覆膜支架与血管壁或瘤颈的贴壁性能变差,容易导致覆膜支架移位与内漏。为了避免这两个并发症,要加强覆膜支架的锚定性与贴合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覆膜支架端部的固定效果的覆膜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由多个覆膜支架单元依次套接而成,近端的覆膜支架单元位于远端的覆膜支架单元的内侧,相邻的所述覆膜支架单元部分重叠,所述覆膜支架单元由呈管状的覆膜和固定在该覆膜表面并呈环形的支架组成,其中,位于所述覆膜支架近端端部的覆膜支架单元的覆膜的近端边缘部分沿其支架的近端边缘线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相邻的所述覆膜支架单元部分重叠,使构成覆膜支架单元的覆膜重叠设置,这样有利于提高所述覆膜支架的密封效果,还能够增加覆膜支架的支架的排列密度,有利于增大覆膜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可以有效地避免覆膜支架移位。同时,由于多个覆膜支架单元依次套接设置,使覆膜支架的方向性降低,能够提高覆膜支架的弯曲或设置灵活性,从而能够使覆膜支架更好地与血管壁或瘤颈相适配,避免形成内漏。
另外,由于位于所述覆膜支架近端端部的覆膜支架单元的覆膜的近端边缘部分沿其支架的近端边缘线设置,使在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端部形成与所述支架的近端边缘线所形成的形状保持一致的结构,利用该结构能够使覆膜支架的近端端部更好地锚定在血管壁或瘤颈上,有利于提高覆膜支架近端的固定稳固性,避免覆膜支架移位。
优选的,所述支架由对合金丝进行“W”形弯折所形成,位于所述覆膜支架近端端部的覆膜支架单元的覆膜的近端边缘部分亦呈与该“W”形保持一致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单元的覆膜的轴向长度大于其支架所形成的环形的轴向长度,由位于所述覆膜支架单元远端的覆膜的边缘部分形成接合缘。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所述覆膜支架单元的覆膜的远端形成接合缘,所述覆膜支架单元套接设置时,有利于增大相邻覆膜支架单元的重叠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覆膜支架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单元的接合缘通过缝合线缝合在与其相邻的覆膜支架单元的近端。
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单元的接合缘通过热压方式与与其相邻的覆膜支架单元的近端连接成一体。
优选的,位于所述覆膜支架远端端部的所述覆膜支架单元的覆膜的轴向长度与其支架所形成的环形的轴向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单元呈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变细的圆筒形。
附图说明
图1为覆膜支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位于覆膜支架近端头部的第一覆膜支架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第一覆膜的示意图;
图4为位于覆膜支架中部的第二覆膜支架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位于覆膜支架远端尾部的第三覆膜支架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相邻两个第二覆膜支架单元的套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覆膜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下述描述中,近端是指覆膜支架靠近心脏的一端,远端是指覆膜支架远离心脏的一端。
如图1所示,覆膜支架1主要由多个覆膜支架单元依次套接而成,在下述描述中,为了描述清楚方便,将位于覆膜支架1近端头部的覆膜支架单元定义为第一覆膜支架单元2,将位于覆膜支架1远端尾部的覆膜支架单元定义为第三覆膜支架单元4,将位于第一覆膜支架单元2和第三覆膜支架单元4之间的多个覆膜支架单元定义为第二覆膜支架单元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尚栋;黄连军;孙立忠,未经许尚栋;黄连军;孙立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7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骨传导功能的手机
- 下一篇:开窗免开式防脱落手机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