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7125.9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9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赵根喜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装置 包含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存储有大量个人信息等重要资料,其安全性变得更为重要。目前多使用口令、图形等形式来实现对其电子设备的密码保护,即用户通过预先输入数字、字母及其组合的口令,或者通过输入特定的图形至电子设备,来设定个人密码保护;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再次输入这些口令或图形,电子设备通过与预设口令或图形的比较,鉴定用户身份的合法性,以此保护用户的隐私。
然而,对于口令、图形等加密方式,用户需记住设定的密码,此外,在公共场合,还存在密码泄露的危险;而为提高安全性,往往需要增加口令和图形的复杂度,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用户记忆的难度,造成安全与易用之间的冲突。
手指表面皮肤凹凸不平的纹路由嵴线图形组成,指纹识别即是利用指纹唯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来实现身份识别,且指纹无需用户记忆,并便于携带。目前的指纹识别方式主要有图像特征识别、激光特征识别和滑动电容传感。图像特征识别和激光特征识别分别利用可见光和激光途径将指纹嵴线信息提取、并利用算法进行特征分析,识别不同个体;两种方法均需要如CCD探头、激光发生器等较复杂的空间结构,不适于轻薄化的应用。
而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指纹传感器的结构为硅基材结构,其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为ITO结构,即将导电材料直接涂覆于基底之上形成导电图案,使得导电材料使用量大,且容易磨损;此外,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导电材料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锡中的铟为稀有金属且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轻薄化的指纹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输入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电介质层,所述电介质层包括网格状凹槽,所述网格状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多条驱动通道和多条感测通道,所述多条驱动通道和所述多条感测通道分别收容于所述网格状凹槽内,并位于所述电介质层的同一表面上,所述驱动通道沿第一维方向连续设置,所述感测通道包括多个感测单元,所述多个感测单元沿与所述第一维方向相交的第二维方向分段设置,所述驱动通道和所述感测通道配合形成多个识别单元;搭桥模块,所述搭桥模块与所述网格状凹槽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以及导电模块,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网格状凹槽与所述搭桥模块之间,用于电连接所述感测单元与所述搭桥模块,以形成连续的所述感测通道;其中,每条所述驱动通道与每条所述感测通道的宽度均不大于100μm。
于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识别单元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大于100μm。
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介质层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和基质层;所述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上;所述搭桥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基质层一侧的表面上;所述基质层上设有窗口,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窗口中。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介质层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和绝缘层;所述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绝缘层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独立的绝缘块;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覆盖所述驱动通道;所述搭桥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之上、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两侧。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介质层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和绝缘层;所述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绝缘层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独立的绝缘块;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覆盖所述驱动通道;所述搭桥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之上、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两侧。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搭桥模块的高度小于10μm。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搭桥模块为一条线段,或者为两条线段之间通过至少一条连接线相连组成的结构。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搭桥模块为一条线段,则所述导电模块设于所述一条线段的两端;如果所述搭桥模块为两条线段之间通过至少一条连接线段相连组成的结构,则所述导电模块设于所述两条线段上。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模块为金属网栅,所述金属网栅由金属线条组成,所述金属线条的宽度为500nm~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7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汽车全景摄像头标定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