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淋管网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6617.6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1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腾;刘飞;盛春伟;刘清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腾 |
主分类号: | A62C35/58 | 分类号: | A62C35/58;A62C35/68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淋 管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喷淋管网。
背景技术
雨淋阀组与双波长火焰探测器和消防报警主机联动共同构成火灾报警自动喷淋系统,24小时自动寻检监控,一旦发生火灾,能够第一时间启动自动喷淋系统,将火灾扑灭。其中的核心部件雨淋阀组需(经常)定期进行检查测试,以确保其能正常喷淋,万无一失。
传统雨淋阀组图如图1,其实施过程为:查看滴水球阀8处有无漏水现象,有则检修雨淋阀10,无则进行电磁阀的检查。以下过程是传统对电磁阀的检查过程:关闭上蝶阀1,模拟火灾信号传输至消防主机,消防主机确认后下达命令至监控模块,控制继电器触发电磁阀9,若电磁阀9处的管路不能正常排水,则关闭下蝶阀2,拆卸电磁阀9进行检修;若电磁阀9处的管路能够正常排水,则喷淋系统正常,但是此时的排水是由喷淋阀膜片上腔排出,需对其通过复位球阀7进行复位操作,保证其待命。但是在复位过程中,经常遇到难复位或不复位的现象,就要增加复位次数,甚至拆卸检查后重新安装,重复复位过程直至复位成功。也就是说,此传统的雨淋系统日常检查方法,即使是雨淋阀10完好,如果出现不能复位的情况,也要对其进行拆卸检查,频繁开关上蝶阀1、下蝶阀2,由于碟阀是不能频繁开关的部件,所以很容易造成损坏,一旦损坏,维修起来费工费时,如不能及时修复,则给消防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所以如何对雨淋阀组进行改进,解决上述问题以便进行日常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雨淋阀组的日常检查测试及复位,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节省人力物力的喷淋管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喷淋管网,包括喷淋管路、供水管路、雨淋阀复位管路、自动开启喷淋管路以及手动开启喷淋管路,在所述的喷淋管路与供水管路之间设置有雨淋阀,所述的雨淋阀复位管路连接在所述雨淋阀的复位口,所述的自动开启喷淋管路以及手动开启喷淋管路均连接在所述雨淋阀的喷淋出水口,在所述的自动开启喷淋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自动开启喷淋管路上还设置有一阀门,在该自动开启喷淋管路上的电磁阀与阀门之间连接有一检修管路,该检修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雨淋阀复位管路的另一端并联。
还包括报警管路以及警铃测试管路,所述的报警管路连接在所述的喷淋管路上,在报警管路上连接有警铃,所述的警铃测试管路一端与所述的警铃连接,警铃测试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的供水管路。
在所述的手动开启喷淋管路和雨淋阀复位管路之间还连接有一快速复位管路,在该快速复位管路上连接有一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喷淋管通过在自动开启喷淋管路上的电磁阀与阀门之间连接有一检修管路,该检修管路的增加改变外部管路,简化电磁阀检查过程,避免对雨淋阀及蝶阀的频繁操作;对于雨淋阀难复位或不能复位的情况,利用外加快速复位管路的增压泵加压使雨淋阀快速复位,确保雨淋系统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雨淋阀是一种稳定性较好的元器件,检修管路的增加,避免了电磁阀检查过程中对雨淋阀的拆卸和蝶阀的频繁操作,大大延长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使日常检查方便快捷;2)利用增压泵能够实现难复位和不能复位雨淋阀的快速复位;3)两者都节省大量的消防水;4)有利于判断故障部位和帮助分析故障图。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喷淋管网连接示意图;
图2是现有喷淋管网日常检查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淋管网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喷淋管网检查流程图;
其中:1-上蝶阀,2-下蝶阀,3-1#球阀,4-2#球阀,5-3#球阀,6 -1#过滤球阀,7-复位球阀,8-滴水球阀,9-电磁阀,10-雨淋阀,11-1#压力表,12-2#压力表,13-警铃,14-压力开关,15-4#球阀,16-2#过滤球阀,17-3#过滤球阀,18-增压泵,19-3#压力表,20-喷淋管路,21-供水管路,22-雨淋阀复位管路,23-自动开启喷淋管路,24-手动开启喷淋管路,25-报警管路,26-警铃测试管路,27-检修管路,28-速复位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腾,未经刘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6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