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蓄热式电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6177.4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5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良;曹先常;杨文滨;孔令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电炉 烟气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回收电炉烟气余热产生过热蒸汽的双蓄热式电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为进一步减低电炉炼钢成本,电炉工序普遍出现铁水兑废钢冶炼模式,且铁水比例可高达70~90%,呈现电炉设备“转炉化”的趋势。随着电炉入炉铁水比例增加和废钢用量的减少,造成电炉烟气、温度和烟气中的CO的浓度增加,回收电炉烟气余热更有意义。
由于电炉冶炼的周期性影响,电炉产生间断性的烟气余热难以回收被利用,通常采用“水冷+空冷”的方式冷却至200℃后经除尘排放,大量烟气余热经过冷却水、空气散发到大气中,导致大量电炉烟气余热浪费;同时,冷却还需要增加额外电力、水资源消耗。
目前少数电炉通过废钢预热方式或热管余热锅炉回收部分电炉烟气余热,其中电炉废钢预热技术由于受炉型、布置、维护等因素影响,国内外使用效果均不理想。另一方面,尽管余热回收系统设有蓄热器,但由于电炉回收蒸汽流量、压力波动较大导致难以匹配合适的蒸汽用户,最终影响了电炉余热回收的实际效果,导致余热回收效率低。因此电炉余热回收面临着如何将间歇产生的余热资源转换为稳定输出蒸汽以及如何提高电炉余热回收效率成为电炉烟气余热回收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双蓄热式电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蓄热式电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用以对电炉所产生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包括:蓄热式水冷沉降室、余热锅炉以及给水组件;
蓄热式水冷沉降室包括:
若干蜂窝陶瓷蓄热体墙,用以降低烟气流速使粉尘颗粒沉降,以及进行热交换,以平均烟气的温度;
膜式水冷壁,设置在若干蜂窝陶瓷蓄热体墙的两侧及顶部,用以吸收烟气余热;
第一汽包,通过上升管和下降管连接膜式水冷壁,水通过下降管进入膜式水冷壁吸收热量,所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上升管进入第一汽包;
余热锅炉连接蓄热式水冷沉降室,包括:高温蒸发器、过热器、低温蒸发器以及第二汽包,经过蓄热式水冷沉降室处理的烟气流经余热锅炉的表面为高温蒸发器、过热器以及低温蒸发器提供所需的热量;第二汽包通过上升、下降管连接高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水通过下降管进入高温蒸发器以及低温蒸发器,所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上升管进入第二汽包;
给水组件包括:
给水泵,连接第一汽包和第二汽包,用以给第一汽包以及第二汽包给水;
蓄热器,连接第一汽包、第二汽包,以及过热器,用以缓冲和存储第一汽包以及第二汽包的饱和蒸汽,经过缓冲后的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以形成稳定的过热蒸汽。
较佳的,还包括:
燃烧尘降室,连接一电炉,从电炉中获取烟气,并燃烧减少烟气中的煤气;
烟道,连接在燃烧尘降室以及蓄热式水冷沉降室之间,进一步燃烧除去烟气中的煤气。
较佳的,还包括:
除尘器,连接在余热锅炉的后端,用以对烟气进行除尘;
风机,连接除尘器,将除尘后的烟气抽至一烟囱进行排放。
较佳的,还包括:低温省煤器,连接在余热锅炉与除尘器之间,用以降低排放的烟气温度。
较佳的,给水组件还包括:
给水加热器,设置在低温省煤器的后端,用以利用烟气对水进行预加热;
除氧器,连接给水加热器,用以对水进行除氧,给水泵连接除氧器,将除氧后的水送入余热锅炉以及蓄热式水冷沉降室。
较佳的,余热锅炉、蓄热式水冷沉降室、省煤器,以及给水加热器的底部设置有灰斗,用以收集沉降的粉尘颗粒。
较佳的,还包括:电炉顶罩,设置在电炉上方并连接除尘器,用以回收电炉的二次烟气。
较佳的,余热锅炉还包括激波清灰装置,设置在余热锅炉表面,用以清除表面的粉尘颗粒。
本实用新型利用蓄热式水冷沉降室及蓄热器两种对蒸汽温度进行削峰平谷的措施,将电炉炼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波动不稳定的烟气余热,通过这种双蓄热式余热回收装置输出平稳有效的过热蒸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61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装箱设备
- 下一篇:减压线形创伤闭合垫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