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高效的碳纤维地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5303.4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1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丘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技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H05B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高效 碳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碳纤维地暖。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室内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环境温度,更是非常敏感。对于我国来说,绝大多数地区冬天都比较寒冷,对于北方地区的室内大多具有采暖设备,而对于广大的南方地区却缺乏采暖设备,这样就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了一点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南方地区的冬天,潮湿阴冷,体质虚弱的人容易滋生风湿病。因此采用必要的廉价供暖设施的十分必要的。
目前对于地面供暖技术领域,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锅炉地水暖和发热电缆:属线型采暖,水泥埋设,热损高,能耗大。升温慢,耗电巨多,影响房间层高和面积,安装维护繁重。
2.电热膜:属平面发热,表面温度不均匀,使用寿命短,耗电多,漏电,不耐酸碱,怕水、氧化。国家严禁在隐蔽工程中使用。无法应用于实木龙骨地板采暖。
随着产品的发展,近年来开发出以碳纤维为发热主体的地暖,其特点在于能够发射波长为2500~5000nm、5000~6500nm、6500~13000nm波段的红外光谱,其中根据碳纤维的规格不同,在上述3个波段的分布有所不同。其中,8000~14000nm的波长的红外线为远红外线,被誉为“生命光波”。
中国专利CN203024240U公开了一种移动地暖,包括碳纤维发热体、碳纤维发热体包覆层、铝箔层、隔热阻燃层和防滑层,该专利将碳纤维发热体应用到地暖领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碳纤维虽然有着97%的热转换效率,但是依然有少量的能源转换成为有害的电磁辐射,对使用者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并且该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局部长期受力,则容易导致碳纤维折断,影响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CN201774688U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芯旋绕式碳纤维复合电缆,包括铝芯、带绝缘层的电源导线、带绝缘层的碳纤维束、特制金属层、绝缘层、总屏蔽层及外层绝缘护套,该专利解决了碳纤维导电时存在的电磁辐射的问题,但是将该方案复用到地暖发热领域中后,我们发现,金属层、绝缘层等外层对远红外线有着较大的吸收能力,比如金属层对远红外吸收能力达到了40%,绝缘层中如果添加了炭黑后,其远红外线的吸收能力能够达到95%以上,严重的影响了远红外线到达用户的使用空间的能力,影响人体对远红外线的吸收。
中国专利CN203482428U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地暖发热线,该方案增加了一层金属丝网作为屏蔽层,来屏蔽电磁辐射。但是经过金属丝网屏蔽后虽然解决了电磁辐射的问题,但是碳纤维所产生的部分远红外线以及中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都会部分被金属丝网所屏蔽,转换成热量,以中近红外辐射的形式辐射出去,降低了远红外线的辐射密度和辐射能力,影响人体吸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有害电磁辐射、远红外线发射率高、耐压性能好的安全高效的碳纤维地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碳纤维地暖,包括底部覆盖有铝箔层的套层和设置在所述的套层内的碳纤维发热组件,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组件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发热碳纤维、绝缘层、不锈钢编织网层,所述的不锈钢编织网层的外部还设置有能够发射远红外线的远红外发生层。
上述的安全高效的碳纤维地暖中,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功率控制器和温度感应器,所述的发热碳纤维与外部电源连接。
上述的安全高效的碳纤维地暖中,所述的绝缘层的厚度为1~3mm。
上述的安全高效的碳纤维地暖中,所述的远红外发生层的厚度为1~5mm。
上述的安全高效的碳纤维地暖中,所述的套层为聚酰胺/聚乙烯复合材料层。
上述的安全高效的碳纤维地暖中,所述的远红外发生层为远红外陶瓷粉/硅橡胶复合材料层。
与传统的碳纤维地暖相比,本方案采用了不锈钢金属网层,提高耐压能力,保护发热碳纤维,吸收有害电磁辐射,同时不锈钢金属网层和远红外线发生层相结合,解决了电磁辐射和远红外线被包覆在发热碳纤维的外部材料吸收的问题;当绝缘层和不锈钢金属网层吸收了部分远红外线后温度会升高,其中不锈钢金属网层将绝缘层的热量以及自身的热量传递到远红外线发生层上,同时远红外发生层自身也将吸附的8000nm以下的红外线,原子上的电子发生跃迁,产生8000nm以上的远红外线,提高远红外线的发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发热组件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书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技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技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5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