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除齿轮回差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5291.5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0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余伟苗;夏俭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55/18 | 分类号: | F16H5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齿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减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消除齿轮回差的结构。
背景技术
齿轮回差是指当输出轴固定、输入轴由正转改为反转时的两极限转角之差除以传动比。普通的齿轮传动由于齿轮侧隙的存在,不可避免会形成回差。在航空航天及军事装备等领域,对于传动精度有很高的要求,而回差会大大影响传动精度,从而降低整机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提高齿轮传动精度的消除齿轮回差的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回差的结构,将一对齿轮传动中的一个齿轮分成两半,在这两半的贴合面上各设有一个沉孔,沉孔上装入销钉,在销钉上装入孔用弹性挡圈,一半的齿轮上设有盲孔,另一半齿轮上设有腰形孔,一螺钉穿过腰形孔螺接盲孔将两半齿轮错开角度紧固。再装入传动机构与另一个齿轮啮合,利用前述的偏转角消除齿轮侧隙,在孔用弹性挡圈的弹性变形作用下从根本上消除齿轮回差。
所述盲孔为螺纹盲孔。
所述盲孔和腰型孔的节圆大小相同。
所述沉孔的深度为孔用弹性挡圈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利用孔用弹性挡圈的弹性变形使前后两半齿轮的轮齿错开一定的角度,在与另一个常规齿轮啮合时,前述错开角度的轮齿分别与后者轮齿的两个齿面相啮合,即可消除齿轮侧隙,从而消除了齿轮回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半齿轮组件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半齿轮组件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入孔用弹性挡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消除齿轮回差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齿轮Ⅰ; 2—销钉;
3—齿轮Ⅱ; 4—孔用弹性挡圈;
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6—腰形孔;
7—螺纹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回差的结构,将一对齿轮传动中的一个齿轮沿轴向分成宽度相等的前后两半:齿轮Ⅰ1和齿轮Ⅱ3,分别在齿轮Ⅰ1的右端面和齿轮Ⅱ3的左端面上加工出沉孔,分别在沉孔面上相同节圆上错开一定的角度,在齿轮Ⅱ3或齿轮Ⅰ1上加工一个螺纹盲孔7,在齿轮Ⅰ1或齿轮Ⅱ3上加工出一个腰型孔6,螺纹盲孔7和腰型孔6的节圆大小相同。
安装时,在齿轮Ⅰ1和齿轮Ⅱ3的沉孔内装入销钉2,然后将一个孔用弹性挡圈4装入沉孔内,孔用弹性挡圈4的两个小孔对准齿轮Ⅰ1和齿轮Ⅱ3的销钉2。然后沿圆周方向调整齿轮Ⅰ1和齿轮Ⅱ3,将齿轮Ⅰ1和齿轮Ⅱ3旋转一定角度使其齿顶圆对准,一六角圆柱头螺钉5穿过腰形孔6在齿轮Ⅰ1或齿轮Ⅱ3的螺纹盲孔7内旋入,使齿轮Ⅰ1和齿轮Ⅱ3连接在一起,再整体装入传动机构与另一个齿轮啮合。前述的偏转角消除了齿轮侧隙,在孔用弹性挡圈4的弹性变形作用下从根本上消除了齿轮的回差。
所述沉孔的深度为孔用弹性挡圈4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5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速箱螺旋伞齿轮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压缩机涨紧机构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