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醋酸纤维混纺面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64178.5 | 申请日: | 2014-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1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陆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格玛斯特种织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3D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 地址: | 21561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醋酸纤维 混纺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醋酸纤维混纺面料。
背景技术
毛绒面料是纺织行业中新兴领域,近年来保持着良性发展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毛绒面料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对织物的阻燃性要求日益提高,新型的阻燃纤维在原料中所占的地位逐步增大。全世界每年因纺织品着火导致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数目惊人,难以估计。因此,发达国家对包括玩具在内的纺织产品的阻燃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质量要求;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新型染整材料的开发运用也加快了速度,新型染整材料除更加良好的染整效果之外,还必须更加完善地保护织物的长度、强度、弹性、耐磨性、耐化学性等原有性能。由于发达国家对长毛绒下游产品如玩具、服装等具有较高环保和健康要求,因此对生产玩具、服装的长毛绒面料也有相应要求,现有的绒织物根据其绒毛形成的制作方法不同,其绒毛的性能也不同,目前的绒织物普遍存在以下缺点:绒毛固结度好,但绒毛密度不够,难以获得高密绒毛,绒毛密度高,但容易脱毛,绒毛挺立效果差,摩擦时易产生静电,制造难度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产生静电且易于制造的醋酸纤维混纺面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醋酸纤维混纺面料,该面料具有底布及绒经,底布为平纹结构,绒经为W型组织结构,底经为底布的经向纱,纬纱为底布的纬向纱,所述底经采用32S/2英支的全棉纱,绒经采用120D~150D的双股醋酸长丝纤维,纬纱采用21S/1英支的全棉纱。
所述绒经的捻度为120~200捻/米,绒经的绒毛高度为6~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醋酸纤维能有效防止静电,但是,醋酸纤维的纱线强力低,易断,原有生产中只能采用纱线粘胶的形式,但粘胶形式织造难度高,易变形。本实用新型采用合适参数的醋酸纤维与棉纱混纺形成醋酸纤维混纺平绒面料,不仅降低了织造难度,还增强了面料的强度,并且仍然能够有效的防止静电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料截面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
一种醋酸纤维混纺面料,该面料具有底布1及绒经2,底布1为平纹结构,绒经2为W型组织结构,底经为底布1的经向纱,纬纱为底布1的纬向纱,底经采用32S/2英支的全棉纱,绒经2采用120D的双股醋酸长丝纤维,其捻度为120捻/米,绒经2的绒毛高度为6mm,纬纱采用21S/1英支的全棉纱。
实施例二
一种醋酸纤维混纺面料,该面料具有底布及绒经,底布为平纹结构,绒经为W型组织结构,底经为底布的经向纱,纬纱为底布的纬向纱,底经采用32S/2英支的全棉纱,绒经采用135D的双股醋酸长丝纤维,其捻度为170捻/米,绒经的绒毛高度为8mm,纬纱采用21S/1英支的全棉纱。
实施例三:
一种醋酸纤维混纺面料,该面料具有底布及绒经,底经为平纹结构,绒经为W型组织结构,底经为底布的经向纱,纬纱为底布的纬向纱,,底经采用32S/2英支的全棉纱,绒经采用150D的双股醋酸长丝纤维,其捻度为200捻/米,绒经的绒毛高度为10mm,纬纱采用21S/1英支的全棉纱。
醋酸纤维能有效防止静电,但是,醋酸纤维的纱线强力低,易断,原有生产中只能采用纱线粘胶的形式,但粘胶形式织造难度高,易变形。本实用新型采用合适参数的醋酸纤维与棉纱混纺形成醋酸纤维混纺平绒面料,不仅降低了织造难度,还增强了面料的强度,并且仍然能够有效的防止静电的产生。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格玛斯特种织物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格玛斯特种织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4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