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无线控制的锁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63238.1 | 申请日: | 2014-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9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国基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锁具,特别涉及能够通过无线信号控制开锁的锁具。所述锁具能够设置在门扇上从而开启门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化插芯门锁锁具,一般包括内、外锁面板、设置在所述面板上的把手、能够设置在门扇内的插芯锁体,所述内外面板内设置有生物信号或密码信号的拾取单元从而通过中央控制器控制锁体内的锁舌伸缩动作离开或进入对面的锁舌盒进而开启或关闭门扇。这种结构的插芯锁具,典型特点是插芯锁体一般是安装在内外面板之间的门扇内。
发明内容
我们知道,插芯类锁体的锁舌能够插入到对面锁舌盒因而具有比较好的防盗性和稳定性,对于有些场合特别是办公室的玻璃门,锁体是很难收藏在玻璃门扇内的。其次,对于木门等类此材质的门扇产品,将所述锁体安装在门扇内,当锁体需要维修时,必须将整个锁具彻底地从门扇上拆卸下来才能实施,显得非常不便;再其次,对于不锈钢、铁、铜等金属材料制造的防盗门产品,将所述锁体收藏在金属门扇内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难点在于必须为安装面板定制特别的定位孔,而且也必须为收藏所述锁体而设置专门的收藏腔体,这些对于防盗门厂家来说加工金属物体非常棘手,对于使用者来说在原有金属门扇上改装插芯门锁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这些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无线控制的锁具,包括中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控制盒,所述外控制盒具有适于暴露在门外空间的信号采集面,在所述信号采集面位置设置有与所述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的并能够采集开门信号的信号采集器;还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器及能够安装到门扇上的电动锁头,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之间电信号连接,所述电动锁头能够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无线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外控制盒主要是收纳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壳体。所述外控制盒具有适于暴露在门外空间的信号采集面,是指即使所述外控制盒的主体部分没有暴露于门扇外的空间而是收藏在门扇内或门扇附近的墙体或类似构件中,但其信号采集面是暴露于门外空间从而能够便于使用者在所述信号采集面向所述信号采集器输入开门信号。所述信号采集器是能够采集指纹、虹膜、IC卡或按键信号等的装置。
其中,所述信号采集面位置,是指所述信号采集面的外表面或者是所述信号采集面的内侧空间。由于不同的信号采用不同的采集方式,为此相应的采集装置的结构也就不同,其安装方式也不同。
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器是能够对采集信号予以控制、运算和处理的装置,其可以设置在所述外控制盒内,也可以设置在下面将要提及的所述内控制盒内。当所述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内控制盒内时,可以将所述信号采集器通过电信号线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可以同时设置在所述外控制盒内,也可以同时设置在下面将要提及的所述内控制盒内,也可以将所述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外控制盒内而将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内控制盒内。
其中,所述电动锁头是具有能够伸缩的锁舌的装置,当所述锁舌伸出时能够卡入对面的门框或对面门扇上设置的锁头卡盒之中从而实现门扇锁定。
其中,所述电动锁头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之间采用无线控制信号传输,无线信号可以是红外信号,也可以是短波信号如频率为433MHZ的无线信号。
根据上述结构,当给所述外控制盒上的信号采集器输入开门信号如指纹、虹膜、IC卡或密码信号正确时,所述中央控制器发出动作指令,驱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出开锁指令的无线控制信号;所述电动锁头接收该开锁信号后动作,收回锁舌从而就能打开门扇。
为此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所述电动锁头是独立机构,所述电动锁头能够独立地安装在门扇的任何能够锁定门扇的部位例如上部、中部或下部,也可以选择将所述电动锁头安装在门扇内或门扇的内侧,并且能够独立地动作不受门把手安装位置的限制,也至少不用通过现有技术中所设置的门把手驱动动作。当选择将所述电动锁头安装在门扇的内侧时,不仅安装方便而且维修也非常方便。其次,由于所述外控制盒也是独立的机构,为此可以将包含有所述信号采集器的所述外控制盒设置在门扇的中部位置从而便于使用操作,设置还可以借用所述外控制盒作为装饰面板,甚至还可以作为拉手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国基,未经曹国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32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