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吸水泵和与自吸水泵相适配的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3150.X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罗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普润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2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鑫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 泵相适配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领域,特别是可以引导水流进入泵体的自吸水泵。
背景技术
水泵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工业、农业、水利等工程中应用到各种水泵,现有的小型微型无刷或有刷电动水泵、小排量泵,微型潜水泵等都应用在泵水过程中,尚有不足:现有水泵进入空气后会导致电机失去载荷导致电机磨损,对水泵造成严重损伤。
现有水泵一般不带有引导水进入水泵的装置,有些真空泵里面带有引导水进入水泵的装置,但是这些装置一般不在设备内,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小空间内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泵的叶片不能引导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吸水泵和与自吸水泵相适配的水箱,自吸水泵引导水流入水泵入口,提高输送效率,同时防止气泡进入水泵内,减少水泵磨损。
一种自吸水泵,包括泵体、叶轮、叶片,泵体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安装有呈圆柱体的叶轮,叶轮侧壁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扇叶,扇叶的弯曲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叶轮靠近水泵入水口一端设置有与叶轮一体的叶片,叶片伸出入水口一侧泵体;所述叶片在叶片所在叶轮径向的投影中,叶片靠近叶轮轴线一侧的叶缘投影为直线,所述叶片靠近叶轮轴线侧叶缘与叶轮轴线呈5°-15°夹角。
所述扇叶设有扇叶加固环,扇叶加固环为圆环,扇叶加固环固定在扇叶靠近水泵入水口一侧,扇叶加固环与多个扇叶分别固定连接。
所述叶轮中间设有用于减重的空腔。
所述叶片在叶片所在叶轮径向的投影是三角形或梯形。
所述叶片有3-6个。
带有自吸功能的水箱,其包括水箱和上述的自吸水泵,所述自吸水泵入水口侧泵体与水箱连接,水箱与自吸水泵连接处设有防水圈,自吸水泵入水口与水箱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自吸水泵中,叶片深入水箱内,同时叶片与叶轮轴线呈一定夹角,叶片会在水箱里形成漩涡状态,会快速的把接触的水直接引导入出水口,把进水口的气体气栓直接顶出,以防气体进入,保证泵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使用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与自吸水泵相适配的水箱,自吸水泵的入水口直接连接水箱存水处,不需要中间管路,也就避免了水箱与水泵入水口之间管路进入空气,进而导致的水泵失效和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吸水泵立体示意图;
图2是自吸水泵叶轮叶片组合示意图;
图3是自吸水泵剖视图;
图4是带有自吸水泵的水箱的立体图;
图5是带有自吸水泵的水箱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泵体,2-叶片,3-叶轮,4-扇叶,5-扇叶加固环,6-水箱,7-自吸水泵,8-防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自吸水泵7,包括泵体1、叶轮3、叶片2,泵体1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安装有呈圆柱体的叶轮3,叶轮3侧壁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扇叶4,扇叶4的弯曲方向与叶轮3的旋转方向相同,叶轮3靠近自吸水泵7入水口一端设置有与叶轮3一体的叶片2,叶片2伸出入水口一侧泵体,所述叶片2靠近叶轮3轴线侧叶缘与叶轮3轴线呈5°-15°夹角,即图中角α。叶轮3中间设有用于减重的空腔。
工作过程中,叶轮3转动,叶轮3带动叶片2和扇叶4转动,叶片2旋转使接触到的水在水箱里形成漩涡状态,快速引导水进入自吸水泵7,水流进入自吸水泵7后通过扇叶4排出泵体。
扇叶4设有扇叶加固环5,扇叶加固环5为圆环,扇叶加固环5固定在扇叶4靠近自吸水泵7入水口一侧,扇叶加固环5与多个扇叶4分别固定连接。
扇叶4在旋转过程中承受水流带来的力,可以安装扇叶加固环5对扇叶4起到加固的作用,防止输送水的过程中扇叶4受力变形。
其中叶片2在叶片2所在叶轮3径向的投影是三角形或梯形。叶片2有3-6个。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叶片2的数量,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涉及多个叶片2,如没有实质性改进的情况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与自吸水泵相适配的水箱6,所述自吸水泵7入水口侧的泵体1与水箱6连接,水箱6与自吸水泵7连接处设有防水圈8,自吸水泵7入水口与水箱6内部连通。水箱6与自吸水泵7不需要中间管路连通,也就避免了水箱6与自吸水泵7入水口之间管路进入空气,进而避免水泵失效和损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普润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普润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3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读交流输入信号与直流输入信号的电路
- 下一篇:多功能模块化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