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行程微动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2974.5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余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正明 |
主分类号: | H01H13/06 | 分类号: | H01H13/06;H01H13/28;H01H1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常跃英 |
地址: | 516003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程 微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顾名思义是一种行程很小的开关。和滚轮式以及直动式行程开关相比,微动开关的动作行程小,定位精度高,通常触点容量也较小。微动开关的防水和行程问题,一直是行业比较关注的问题。现有的微动开关行程短,无操作手感,且由于内部端子切换弹片具有一定的反弹作用力,部件设计稍有偏差就会导致接触不稳定的问题。另一方面,按压力度不好掌握,多次过力操作就可能导致开关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的长行程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采取技术方案为:一种长行程微动开关包括:外壳体以及设于外壳体内的以下部件:
第一端子组,用以控制外部电路的电气连接;
按钮传动机构,按钮传动机构,包括一按钮及传动部件,用以实现第一端子组的电气连接控制;
弹片传动机构,与按钮传动机构连接;
第二端子组,一端连接第一端子组,另一端连接弹片传动机构;
所述按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按钮、限位于第一按钮底部与外壳体之间的第一弹簧,第一按钮位于外壳体内的侧壁具有一横向设置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位于弹片传动机构上方;按压按钮,第一弹簧形变,按钮传动机构通过按压部将按压动作传递给弹片传动机构,进而使第二端子组内端子连接关系变化,则第一端子组内端子连接关系变化最终实现外部电路的电气连接控制。
优选的,所述弹片传动机构及第二端子组封装于一防水壳体内,该防水壳体位于外壳体内部。
更优选的,所述弹片传动机构、第二端子组及防水壳体组成一子微动开关,防水壳体表面穿设有子按钮,所述子按钮外套接有密封部件,子按钮通过密封部件连接按钮传动机构。
所述按钮传动机构的优选方案为:机构中第一按钮包括按钮下部、按钮上部及限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按钮下部。
所述弹片传动机构的优选方案为:包括横向设置依靠翘板原理工作的第二弹片,按压按钮,按压部下压子按钮,子按钮压迫第二弹片一端,第二弹片另一端弹起实现与对应端子的接触和断开。
所述弹片传动机构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为:包括竖直设置且上端向对应端子方向弯折成斜面依靠折弯弹力工作的第一弹片,该对应端子与第一弹片平行设置,第一按钮按压部从侧面抵住第一弹片弯折端端头,按压第一按钮,按压部向下则横向推动第一弹片实现其与该对应端子的接触或断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双重按压传动处理,第一重按压传动中设有复位弹簧,可设置行程长,增加按压手感,缓冲不当操作对开关的损坏,复位可靠;且第一重按压的长行程设置可适当降低第二重按压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进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动开关实施例1整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动开关实施例1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动开关实施例1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动开关实施例2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动开关实施例2内部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动开关实施例3爆炸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动开关实施例3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实施例,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6,以及第一端子组2、按钮传动机构、弹片传动机构、第二端子组5。
弹片传动机构4、第二端子组及内壳体6组成一子微动开关,在壳体6上穿设有子按钮7。第二端子组由并列设置的端子21和端子22组成,两端子安装于基座9内,端子21上部设置分叉,端子22上端向弹片41方向弯折位于弹片41上方。弹片41横向设置在端子21上,一端及中部分别套接在端子21的上部的两个分叉上,另一端设置有触点。第一端子组由端子51和端子52组成,端子51和端子52一端分别铆接或焊接在端子21和端子22的端头,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
其中,按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按钮31、限位于第一按钮底部与外壳体之间的第一弹簧32,第一按钮由上部、下部组成,两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33,第一按钮下部具有一横向设置的按压部310,该按压部位于子按钮上方。子按钮7下部抵住弹片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正明,未经余正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29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