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2915.8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译;王义玲;王新艳;王兵厚;王军波;张倩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招金膜天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1/18;C02F1/44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压式 中空 纤维 超滤膜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领域的超滤膜组件,特别是一种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膜行业所采用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一般是由一个进水口、一个浓水口、二个出水口组成,其进出水口及浓水口均必须以管件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水处理设备上,其管道连接复杂、安装不方便、外形不美观,浓水排污不彻底,污垢容易沉积在纤维丝的根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浓水排污彻底、连接简单、安装方便、外形美观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包括进水接管3、内置有纤维丝11的筒体4以及产水接管8和浓水接管9,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筒体4内部纤维丝11的中间部位设有一根与所述产水接管8固连的超滤产水收集管5;
所述超滤产水收集管5为圆管,其管壁均布有直径为5-7mm的孔;
所述筒体4的两端分别套设有螺筒6,进水端的所述螺筒6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筒体4相连通的浓水排污接管12;
为了实现拆装方便,所述浓水排污接管12通过活接连接形式与所述螺筒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由于采用了在螺筒中部设计浓水排污接管,因而极脏的浓缩的浓水很容易的从纤维丝根部快速排出,减轻膜的污堵症状,延长了过滤清洗周期,提高了膜组件的使用寿命。纤维丝中部设计了超滤产水收集管,因而其结构简捷、连接快捷、安装方便、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的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进水端盖2、不锈钢卡子3进水接管4、筒体5、超滤产水收集管6、螺筒7、定位块8、产水接管9、浓水接管10、出水端盖11、纤维丝12、浓水排污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参考图1,包括进水接管3、内置有纤维丝11的筒体4以及产水接管8和浓水接管9,所述筒体4两端的螺筒6分别通过不锈钢卡子2与进水端盖1、出水端盖10卡扣连接,所述筒体4内部纤维丝11的中间部位设有一根超滤产水收集管5,所述超滤产水收集管5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块7与所述进水端盖1及所述产水接管8相连;所述超滤产水收集管5为圆管,其管壁均布有直径为5-7mm的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参考图2,包括进水接管3、内置有纤维丝11的筒体4以及产水接管8和浓水接管9,所述筒体4两端的螺筒6分别通过不锈钢卡子2与进水端盖1、出水端盖10卡扣连接,筒体4内部纤维丝11的中间部位设有一根超滤产水收集管5,超滤产水收集管5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块7与所述进水端盖1及所述产水接管8相连;超滤产水收集管5为圆管,其管壁均布有直径为5-7mm的孔。筒体4进水端的螺筒6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筒体4相连通的浓水排污接管12;为了实现拆装方便,所述浓水排污接管12为DN25活接连接形式。
使用时,将所述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上的进水端盖1直接放置在于水处理设备框架支撑上,然后将该膜组件上的进水接管3、浓水接管9、产水接管8分别以卡套连接的方式与水处理设备上的进水母管、浓水母管、产水母管连接,浓水排污接管12以活接连接的方式与水处理设备上的浓水排污母管连接,即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招金膜天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招金膜天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29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