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1373.2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龙;贺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天龙;贺鸿彬 |
主分类号: | H05B6/12 | 分类号: | H05B6/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150006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装 食品 电磁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罐装食品,特别是由铝合金、马口铁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易拉罐装或听装的饮料、八宝粥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秋冬气温较低的季节,通常要把罐装食品加热后再食用。
通常惯用的做法是将带有整个包装的罐装食品放入热水中浸泡加热或将饮料、八宝粥等倒入特定容器内,再将该容器置于煤气灶或电磁炉上进行加热。用热水对罐装食品进行加热存在着加热时间长、热能损耗大、操作麻烦等问题;而用煤气灶、电磁炉对装入特定容器的食品进行加热,又存在着有害气体泄漏、烧伤、烫伤等风险,不够安全、环保,且加热后的食品不便于携带。
因此,需要一种加热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环保的加热装置来对罐装食品的进行加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使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包装罐自行高速发热,直接加热其盛装的食品,该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还需具备良好的散热功能,能够及时将因工作产生的热量挥散出去,使工作状况稳定,加热过程高效、环保、安全,且结构简单,易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磁线圈、容置在所述电磁线圈内部的内胆、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及设于壳体内的风扇,所述电路板与电磁线圈及风扇电性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的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上的盖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风槽、通气孔及第一散热孔;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盖部上设置有第三散热孔及通气间隙。
所述底座的底面内侧设置一圆环状凸缘,沿所述凸缘径向对称开设有一对通风槽;所述底面在所述凸缘包围的范围内设置数个长条形的通气孔,所述底座的第一侧壁内侧均布设置卡合槽,在所述卡合槽下方开设有数个第一散热孔。
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数个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呈弧形,围绕所述主体部中心区域的第一安装部均匀设置。
所述盖部的下部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散热孔对齐的数个第三散热孔。
所述盖部的上部覆盖于中间部顶端均匀设置的凸块上,在所述凸块与所述上部间形成通气间隙。
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底座内的圆环状凸缘包围的空间内。
所述电磁线圈包括支架及缠绕于所述支架上的电线。
所述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盖部内的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主体部上的触摸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使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食品包装罐自行高速发热,直接加热其盛装的食品,该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具备良好的散热功能,能够及时将因工作产生的热量挥散出去,使工作状况稳定,加热效率高且节能、环保。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壳体底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壳体底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壳体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壳体主体部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壳体盖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壳体盖部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线圈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内胆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内胆的剖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罐装食品电磁加热装置的内胆、壳体主体部及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天龙;贺鸿彬,未经王天龙;贺鸿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1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LED驱动器的信号收发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耳机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