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遥控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1250.9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蔡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遥控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遥控插座,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插座一般为手动式插座,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不仅危险,而且不方便,家中有老弱病残的人不便随时控制相关电器,如夜里照看幼儿需随时开启台灯,有蚊子的夏晚,在蚊帐内自由控制台灯或电风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市面上的插座一般为手动式插座,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不仅危险,而且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外遥控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和红外接收控制电路,所述红外接收控制电路与电源电路相连接,控制电源电路的开断,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输出插座、继电器、变压器、整流桥和稳压器、所述电源输出插座与继电器相串联,并安装在变压器的输入侧外接市电,所述变压器的输出侧依次连接有整流桥和稳压器,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为红外接收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红外接收控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头、第一三极管、双D触发器、发光二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红外接收头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双D触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头的电源输入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双D触发器的电源输入端共同与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双D触发器通过发光二极管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相连接,控制继电器的开闭。
前述的一种红外遥控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并联有电容、放电电阻。
前述的一种红外遥控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设有限流电阻。
前述的一种红外遥控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D触发器为4013CMOS芯片。
前述的一种红外遥控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头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设有偏置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遥控插座,适用于家中有老弱病残的人来随时控制相关电器,如夜里照看幼儿需随时开启台灯,夏天晚上,在蚊帐内自由控制台灯或电风扇,不必担心蚊子混入,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遥控插座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遥控插座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红外遥控插座,包括电源电路和红外接收控制电路,红外接收控制电路与电源电路相连接,控制电源电路的开断,如图2所示,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输出插座K、继电器J、变压器H、整流桥Q和稳压器7805、电源输出插座K与继电器J相串联,并安装在变压器H的输入侧外接市电,变压器H的输出侧依次连接有整流桥Q和稳压器7805,稳压器7805的输出端为红外接收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工作过程如下:当市电加入220V电压,变压器H输出9V电压,经整流桥Q整流为直流,再将9V输入稳压器7805,同时将9V电压提供给继电器J工作,稳压器7805输出5V电压,为红外接收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红外接收控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头M、第一三极管Q1、双D触发器T、发光二极管D和第二三极管Q2,红外接收头M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双D触发器T的输入端相连接,红外接收头M的电源输入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双D触发器T的电源输入端共同与所述稳压器7805的输出端相连接,双D触发器T通过发光二极管D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相连接,控制继电器J的开闭;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并联有电容C1、放电电阻R1;所述发光二极管D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设有限流电阻R2;双D触发器T为4013CMOS芯片;红外接收头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设有偏置电阻R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12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