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游生物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0977.5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8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盘;黄安群;崔锦;程璞;徐秋良;张长兴;黄安瑞;谭彦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9/06 | 分类号: | A01K69/06;A01D44/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游生物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生态生物采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浮游生物采集器。
背景技术
浮游生物是悬浮生活在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完全没有游动能力,或者游动能力很弱,不能作长距离移动,不足以抗拒水的流动。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通常浮游生物个体很小,但是数量较多,分布广,在水生生物界占据重要位置。浮游生物不仅是鱼类的重要饵料,其群落结构与种类组成常用来评价水体的生态环境。
当前,采集浅层水域浮游生物所用工具一般是简易的桶式浮游生物采集网,其结构包括采集圈和在采集圈上固定的网罩,浮游生物经采集圈圈口进入采集网内,因此采集圈口的大小直接影响采集效率。与此同时,采集圈圈口也是进网的浮游生物逃走的出口。这种采集圈采集的效率较低,需要专人花时间来采集,在野外工作时会耽误时间,采集效率低下,另外杂质、垃圾等容易进入网具造成滤水不畅,影响采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采集效率高、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浮游生物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浮游生物采集器,包括采集网,还包括与采集网相连的箱体,箱体上表面中心处设有浮球,浮球和箱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箱体内设有水泵,箱体上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设有滤网,箱体下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和采集网相通,所述浮球悬浮在水面上,在浮球上部设有趋光灯。
所述采集网为内外两层,采集网内设有支撑圈,外层采集网的孔径为60-66μm,内层采集网的孔径为80-90μm。
所述进水口设置在箱体上部,并环绕箱体一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采集器可以悬浮在水面上,通过箱体内的水泵将含有浮游生物的水通过水泵抽滤后进入出水口,通过出水口外的采集网将浮游生物收集,该装置和普通的桶式采集网相比,由被动收集变为主动收集,可明显提供采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采集器浮球上设有趋光灯,有利于趋光性浮游生物的收集;游生物采集网设为两层,可将大小不同的浮游生物分别收集,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可节约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的采集器箱体外进口处设置滤网,可以有效过滤水中的部分杂物,提高采集网的收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采集器采用水泵控制水流方向,可以有效防止网中的浮游生物逃脱,大大提高浮游生物的采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采集器可以全天候工作,操作简单、安全,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浮游生物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浮游生物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为浮球,2为进水网,3为箱体,4为水泵,5为采集网,6为支撑圈,7为趋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浮游生物采集器,包括采集网,还包括与采集网相连的箱体,箱体上表面的中心处设有浮球,浮球和箱体之间为固定连接,箱体内设有水泵,箱体上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设有滤网,水通过滤网后由水泵吸入进水管,经水泵进入箱体下部的出水口,然后水进入采集网过滤出浮游生物,采集装置的浮球悬浮于水面上,采集网为单层;所述进水口设置在箱体上部,并环绕箱体一周,这样既有利于过滤又不影响水的流速。
实施例2:同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2,浮球和箱体之间为活动连接,在浮球的上部设有趋光灯,采集网为内外两层,采集网内设有支撑圈,外层采集网的孔径为60-66μm,内层采集网的孔径为80-90μm。
内层采集网孔径较大,用于采集较大的浮游生物;外层采集网孔径较小,用于采集较小的浮游生物,实现了采集的同时对浮游生物进行初步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未经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0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