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向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0917.3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8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3/00 | 分类号: | F16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地址: | 2009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铁冶金设备的导向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钢铁冶金设备的导向轮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金行业的许多场合,一般都会采用安装有导向轮装置的设备,例如连铸机上的引锭杆导向轮、修磨机上的上下料台的导向轮。通过导向轮的设置,使相关设备沿着导向轮的轨迹进行运动。
现有的导向轮装置,如图1所示,一般是由销轴1、定位套2、螺栓3、压盖4、轴承5、辊轮6、支架7装配组成,辊轮6与导向柱8接触,带动支架7上的零件进行运动。任何零件磨损达到一定标准后就要进行更换,通常情况下,辊轮6比轴承5的磨损速度要快,当辊轮6磨损到需要更换时,轴承5一般尚未达到磨损标准。为了提高轴承的使用效率,节约设备维修费用,需要将轴承拆下再利用,以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采用现有导向轮的装配结构,在拆卸轴承5时,如图2所示,一般是采用铜棒10敲击轴承5的内圈54的方式,轴承内圈54受力后,通过滚珠52和保持架53将外力传递给轴承外圈52,轴承外圈52受力后再从辊轮6的内接触面6a上逐步分离,从而使整个轴承5脱离辊轮6。采用这种拆卸方法,轴承5的外圈51、内圈54、滚珠52和保持架53都要受到冲击力,尤其是滚珠52和保持架53容易损坏。
此外,在现有的导向轮装配结构中,为了对轴承5进行轴向固定,辊轮6内加工有一轴肩6b,如图2所示,轴肩6b的尺寸略大于轴承外圈51的内径尺寸,其具体数值是根据国家和相关行业的相应规定确定。轴承5的尺寸越小,轴肩6b的尺寸和轴承外圈51的内径尺寸差值越小,以常用的6208轴承为例,两者差值仅为4.5mm,也就是说当一旦保持架53和滚珠52损坏后从轴承中脱落时,只能敲击轴承外圈51,而轴承外圈51的有效受力面只有2.25mm的宽度。因此操作人员难以拆卸损坏的轴承。
由于上述两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两种不利的情况,其一,在拆卸好的轴承时,因轴承内圈54、滚珠52、保持架53受力过大而使好的轴承损坏;其二,由于坏的轴承的外圈51无法拆情况下而使好的辊轮6连同坏轴承5一起报废。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导向轮结构,使装配结构即要符合规范、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又要方便轴承拆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导向轮装置,可安全、方便的拆卸轴承,同时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向轮装置,包括辊轮、销轴、轴承、定位套、压盖、支架,两个轴承分别安装在辊轮两端的台肩孔中,两个定位套分别抵挡轴承的内圈外端,两压盖套设在定位套上并通过螺栓与辊轮两端固定连接,还包括两个垫板,各垫板与所述相应轴承外圈内端相邻接并安装在所述相应轴承的台肩孔中,所述销轴穿过支架、定位套、轴承内圈、垫板的通孔和辊轮的通孔并与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辊轮的外形为其纵向截面呈“V”字形,以与导向柱相配合。
所述垫板为圆形板,垫板形成有相邻的一个通孔和一个台肩孔,所述台肩孔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垫板的外径等于对应轴承的外径,垫板的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对应轴承的内圈的内径,垫板的台肩孔的直径等于对应轴承外圈的内径;垫板的形成有台肩孔的外端面与所述轴承外圈内端相抵接,垫板的形成有通孔的内端面与辊轮形成的台肩孔的台肩端面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轮装置可提高轴承拆卸的完好率,且拆卸轴承方便、结构简单、费用低廉、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导向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拆卸现有导向轮装置的辊轮内的轴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向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例中的辊轮、轴承和垫板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拆除图3和图4中的本实用新型导向轮装置中辊轮内的轴承的示意图;
图6a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垫板的主视图;
图6b是沿图6a中A-A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实用新型,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0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碎机轴承座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离合器输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