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间致敏粉尘的降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0912.0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3318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间 粉尘 降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间致敏粉尘的降解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青霉素车间废气、粉尘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青霉素类药品使用的历史在人类已经很久远了,由于该产品的特殊性、安全性,其给予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存在危害的不利因素,对部分人群具有过敏反应,例如:严重的会导致休克,需马上抢救。因此,青霉素类生产车间是采用独立的生产车间,人员的挑选也要经过体检皮试合格。称量间、制粒间、总混间、充填间、铝塑间硬件技术改造中和容易产尘的工序均要安装成负压状态的直排送风管,以此确保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直排到房间外的送风管中的废气(含有致敏物青霉素类粉尘),如果不经过降解处理消除其活性,容易给过往的人员造成健康危害甚至破坏土壤、水质等空气环境。因此,需要采用降解装置对青霉素生产车间排放的废气进行降解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间致敏粉尘的降解装置,可以有效降解青霉素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威胁的废气粉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车间致敏粉尘的降解装置,包括排风装置、降解槽和废气排放管道,所述废气排放管道一端与排风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排放管头连接且排放管头深入到降解槽的底端,降解槽内装有NaOH溶液,降解槽底部呈倒圆锥型结构且锥顶部设有排污阀。
所述排放管头四周水平方向上对称设有4根排气支管,各排气支管均通过排放管头与废气排放管道连通。
所述排气支管管身上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曝气孔。
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适用性强、处理方便、安全性可靠。可以有效避免青霉素生产过程中废气、粉尘对人体环境的危害,符合新版GMP实施指南专家提出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排风装置1,废气排放管道2,降解槽3,曝气孔4,排污阀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技术方案具体实施,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用于车间致敏粉尘的降解装置,包括排风装置1、降解槽3和废气排放管道2,所述废气排放管道2一端与排风装置1连接,另一端与排放管头连接且排放管头深入到降解槽3的底端,所述排放管头四周水平方向上对称设有4根排气支管,各排气支管均通过排放管头与废气排放管道2连通,所述排气支管管身上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曝气孔4;降解槽3内装有NaOH溶液,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比为8%重量比,降解槽3底部呈倒圆锥型结构且锥顶部设有排污阀5。
当排风装置1工作时,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废气由废气排放管道2、排放管头、4根排气支管的曝气孔4进入8%NaOH溶液与其进行化学反应,降低破坏了青霉素类的结构,使其形成不具有致敏性的物质。一定时间后要取样检测框内8%NaOH溶液的浓度,发现不足需要补足其浓度,年度检修时要彻底的进行一次清洁消毒。
本实施例采用4根排气支管,增加了废气与NaOH溶液的接触面和时间,可使废气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底部采用倒圆锥型结构,无死角,在清洁消毒时更加彻底;设施方便操作,适合青霉素类制剂的废气排放及残留的青霉素降解处理,在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及周围环境保护方面实现双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0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