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流式套管伴生气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8452.8 | 申请日: | 2014-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3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闫德刚;邹小恒;王素贞;张志江;王海莉;杨玲;张煜;高树芹;曹海林;王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德刚 |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 地址: | 251507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套管 伴生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套管伴生气的气液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油井加热炉一般是采用油井套管伴生气燃烧加热来升温,冬季气温低,套管伴生气极易冷凝形成凝析液。国内油田套管伴生气流程管路上有油气分离器,一般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分离器,该分离器大都为φ300mm以上圆柱体,容积在100升以上,设计压力2.5MP,安装有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属于压力容器。按照国家规定压力容器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生产厂家生产,使用中必须定期进行检验,每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由具有压力容器操作证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现有分离器的底部有排液放空阀,分离出的凝析液需要由人工定时外排放空,易造成环境污染,不法分子还可通过放空阀盗气、盗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冬季如果放空不及时凝析液易堵塞流程管线。现有分离器容积偏大,压力等级高,不适应低渗透油田伴生气油气压力低,伴生气数量少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流式套管伴生气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管体、进气管、出气管、阀门和压力表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卡箍、进气管、管体、内盲板、弯头、分离伞、出气管、阀门和压力表组成,该回流式套管伴生气分离器管体为直立钢管,上端有内盲板封顶,下端通过弯头、进气管与卡箍连接,整体呈L型。管体顶部焊接有出气管,管体上部安装有阀门和压力表。在管体内中上部纵向设置若干个分离伞,分离伞顶端处开有8-12mm圆孔,分离伞裙部直径小于管体内径8-10mm,通过若干个焊点与管体内壁连接,使分离伞裙部与管体内壁有一圈3-5mm缝隙。相邻的两个分离伞垂直距离在200-300mm之间,可以根据油井套管出气情况增减分离伞个数,满足分离伴生气凝析液的需要。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该装置能够很好的分离油井套管伴生气的凝析液,满足伴生气处理需求。
2、回流式套管伴生气分离器不会产生外排污染,能将凝析液引导流回井筒中,不再用人工定时外排放空,不外排,不存在环境污染。
3、杜绝不法分子从油气分离器盗取凝析油、天然气。
4、结构简单,不属于压力容器,减少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工作量,运行安全可靠。
5、确保冬季凝析液不堵塞流程管线,保证油井加热炉正常燃烧运行,并适应低渗透油田现有伴生气油气压力低,伴生气数量少的现状,克服现有分离器安全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局部放大图;
图中1卡箍、2进气管、3管体、4压力表、5阀门、6内盲板、7出气管、8分离伞、9弯头。
图2中8-1圆孔、8-2焊点、8-3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回流式套管伴生气分离器管体3为直立钢管,上端有内盲板6封顶,下端通过弯头9、进气管2与卡箍1连接,整体呈L型。管体3顶部焊接有出气管7,管体3上部安装有阀门5和压力表4。在管体3内中上部纵向设置若干个分离伞8,分离伞8顶端处开有10mm圆孔8-1,分离伞8裙部直径小于管体内径8mm,通过3个焊点8-2与管体内壁连接,使分离伞8裙部与管体内壁有一圈4mm间隙8-3;相邻的两个分离伞8垂直距离在200-300mm之间,可以根据油井套管出气情况增减分离伞个数,满足分离伴生气凝析液的需要。
工作时,伴生气从油井套管中逸出后首先进入分离器装置,套管气在上升过程中,和分离伞接触进行冷凝﹑碰撞分离,分离出的凝析液由于重力作用沿管壁向下流,最终流回油井套管中。而比较纯净的伴生气则通过出气管线进入油井加热炉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德刚,未经闫德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8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