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7957.2 | 申请日: | 2014-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5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奎;周晓华;卞建峰;林科;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名鸿车顶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1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沈国安 |
| 地址: | 2144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尾翼 专用 打孔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汽车尾翼进行打孔的工装,属于汽车饰件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尾翼,专业叫法为扰流板,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如果车尾的升力比车头的升力大,就容易导致车辆过度转向、后轮抓地力减少以及高速稳定性变差;
并且,目前安装尾翼已经成为年轻车主彰显时尚个性的一种方式,汽车尾翼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其上打孔钻出各类安装孔,常规的打孔方式为手工作业,一来效率低下,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二来打孔效果差,精度不够,一致性差,良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打孔效率高且打孔效果好的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所述工装包含有工装台架,所述工装台架上安装有一水平放置的工作台板,该工作台板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和打孔机构。
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所述定位机构包含有定位靠模、左右定位单元和中间定位单元,所述定位靠模安装于工作台板上,所述定位靠模由左右分离的两块构成,且定位靠模上设置有卡槽;
所述左右定位单元左右对称设置于工作台板的两边,所述左右定位单元包含有竖向设置于工作台板上的左右定位气缸和支撑杆,所述左右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与一连接杆一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接杆一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左右定位压块,所述左右定位压块的材质为弹性材质,如橡胶等,且所述连接杆一的中部与连接臂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连接臂的顶部相铰接;
所述中间定位单元设置于工作台板的中间,所述中间定位单元包含有竖向平行设置的两块耳板,且两块耳板之间穿接有一中间轴,有一连接杆二的一端套装与该中间轴上,另一端连接有一中间定位压块,一竖向安装于工作台板上的中间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与上述连接杆二的中部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所述打孔机构包含有上打孔机构和下打孔机构,所述上打孔机构和下打孔机构均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上打孔机构包含有固定套装于中间轴上的上轨道支撑块,且上轨道支撑块斜向设置,所述上轨道支撑块上滑动设置有上打孔电机,有一上移动气缸固定于上轨道支撑块上,且上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上打孔电机相连,且上打孔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一钻头;所述下打孔机构包含有竖向固定连接于工作台板底部的下轨道支撑块,所述下轨道支撑块上滑动设置有下打孔电机,所述下轨道支撑块上固定安装有下移动气缸,且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下打孔电机相连,且下打孔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一钻头,且工作台板开有供下打孔电机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所述左右定位压块和中间定位压块上均设置有一“V”形槽。
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所述上轨道支撑块和上打孔电机之间通过直线导轨相滑动连接,所述下轨道支撑块和下打孔电机之间通过直线导轨相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所述左右定位压块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所述左右定位压块的材质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所述左右定位压块的材质包含但不限于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机构对汽车尾翼进行定位,保证了加工的精度,以及各个产品之间的一致性,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采用打孔机构后可以通过对多个孔位进行作业,相比与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作业效率大大提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翼专用打孔工装的侧视图。
其中:
工装台架1、定位机构2、打孔机构3;
工作台板1.1;
定位靠模2.1、左右定位单元2.2、中间定位单元2.3;
卡槽2.1.1;
左右定位气缸2.2.1、支撑杆2.2.2、连接臂2.2.3、连接杆一2.2.4、左右定位压块2.2.5;
耳板2.3.1、中间轴2.3.2、中间定位气缸2.3.3、连接杆二2.3.4、中间定位压块2.3.5;
上打孔机构3.1、下打孔机构3.2;
上轨道支撑块3.1.1、上打孔电机3.1.2、上移动气缸3.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名鸿车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名鸿车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7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缆接地热熔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灯带连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