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水泥浆循环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7753.9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9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根宏;王赶;钱伟;李正茂;杨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为海(泰州)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0 | 分类号: | B28C7/00;B01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水泥浆 循环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水泥浆循环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土木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随着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建筑结构主体,使得混凝土的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近10年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混凝土机械的保有量主要包括:50m3/h以上的搅拌站(楼)33931座,混凝土泵44993台,泵车39889台,搅拌运输车228822台,350L以上的混凝土搅拌机200721台,总量达548356台。如此大量的混凝土生产,混凝土设备清洗后的泥浆水处理问题就成为困扰混凝土搅拌站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洗刷设备需要大量的水,另一方面清洗后泥浆水的回收利用。
混凝土搅拌站每天都需要冲洗搅拌机、运输车,冲洗设备后的浆水中含有水泥浆、骨料和带入的杂质、外加剂等,由于这些浆水具有弱碱性,PH值可达12左右,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且造成废水中可回收利用的水泥浆、砂石等的浪费。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729916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水泥浆回收系统,包括洗车台以及与洗车台排水槽相连接的砂石分离机,所述砂石分离机的浆水出口通过水槽与搅拌池相连通;置于搅拌池中的污水泵出水口连接有延伸至计量斗上方的污水供水管道;在搅拌池一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搅拌池和沉淀池通过溢流管道相连通,所述搅拌池旁设置有清水池,置于清水池中的清水泵B1的出水管道经单向阀FG与污水供水管道相连通,于清水泵B1的出水管道交汇点前段的污水供水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FW;置于清水池中的清水泵B2的出水管延伸至洗车台处;在沉淀池和清水池之间设置有倒水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采用清水泵和污水泵同时供料,降低了泵体的磨损,延长了泵体的使用寿命,使洗车浆水回收效果得到显著改善,维修成本大大降低。但是本实用新型计量斗的体积有限,常出现回收后的浆水供应不及时的问题;而且污水进入计量斗后不进行搅拌,计量斗内浆水的浓度不易控制,泥浆很容易堵塞计量斗出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浆水浓度均匀、可控,可向生产线供应充足浆水的混凝土水泥浆循环回收利用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水泥浆循环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洗车台、搅拌池和清水池,所述洗车台的废浆水出口与搅拌池相连,还包括均化池,所述搅拌池和清水池分别通过浆水供给管道和清水供给管道与均化池相连,所述浆水供给管道上设有单向阀FG,所述清水供给管道上设有单向阀FW;
所述均化池内设有均化搅拌器和浓度检测仪;
所述均化池的出浆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混凝土生产线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浓度检测仪与一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单向阀FG和FW电连接,控制单向阀FG和FW的开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池由废浆水回收池和设于该废浆水回收池内的搅拌器组成,所述废浆水回收池内设有出水口与所述浆水供给管道相连的污水泵。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水池内设有出水口与清水供给管道相连的清水泵。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池还与搅拌楼的废浆水出口相连,回收搅拌楼的废浆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凝土生产线的废浆水出口与所述搅拌池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浆水供给管道和清水供给管道交汇后通过一公共管道与所述均化池相连,且所述单向阀FG和FW均位于交汇点之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均化池分别与搅拌池和清水池相连,并在均化池内设置浓度检测仪,使得均化池内的浆水浓度均匀、可控,并向生产线供应充足的浆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洗车台;
2、搅拌池;20、废浆水回收池;21、搅拌器;22、污水泵;
3、清水池;30、清水泵;
4、均化池;40、均化搅拌器;41、浓度检测仪;
5、浆水供给管道;
6、清水供给管道;
7、输料管道;
8、混凝土生产线;
9、控制系统;
10、搅拌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为海(泰州)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为海(泰州)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7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错口计算系统
- 下一篇:挤压机容器及用于该挤压机容器的衬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