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PM2.5的抗菌防霾口罩立体滤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7724.2 | 申请日: | 2014-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3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麻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德市颐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6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pm2 抗菌 口罩 立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PM2.5的抗菌防霾口罩立体滤芯。
背景技术
现有口罩的结构、功能性要求多种多样,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95922A一种专门预防感冒的口罩芯的配方,在原传统口罩上沿开一个5厘米小口,装入一个药芯,药芯含有由17种药物科学配方的提纯成分,能杀灭病毒、细菌,改善人体免疫抗病能力,无毒无害。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3238954A一种中药口罩,在雾霾、沙尘暴发生时,阻挡空气中的极细微的尘粒、烟粒、浮尘、沙尘暴扬沙及各种其它有害污染物进入人们的呼吸道及肺部,口罩芯经过中草药紫苑、百部、款冬花三种中药组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熬制好的中药汤剂浸泡过。以上两种结构均是以药“冶霾”,而非防霾。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2628087U提供的一种复式环保型医护口罩,由拒水面料层、非织造布或棉质面料层相连的活性炭层、荷电丙纶针刺毡层组成口罩芯,再加上里层棉质面料层,外层拒水面料层相互叠合在一起,四周用纱线缝合,并在拒水面料层上还缝有系耳带。这些常用的结构多是将方形平面的PM2.5防尘滤片,插装在带有夹层的棉质口罩内使用,采用纱线缝合导致整个防护罩偏硬,最大的缺点是有效使用面积小,空气泄漏率高,防护效果差,且有的只能在特定的带有夹层的口罩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口罩过滤PM2.5细微颗粒物差,有效使用面积小,空气泄漏率高,防护效果差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过滤PM2.5颗粒,消除空气异味的抗菌防霾口罩立体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过滤PM2.5的抗菌防霾口罩立体滤芯,包括从外到内四层贴合而成的组合罩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四层组合分别是:丙纶纺粘无纺布外层,与丙纶纺粘无纺布外层紧贴的活性炭中间层,位于活性炭中间层内侧的丙纶熔喷无纺布中间层,以及最内侧的丙纶纺粘无纺布内层,组合罩体通过超声波压合折线、边合线之后,成一体式结构。
本技术方案防护滤芯的有效性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多层有效功能层的组合,二是压线成立体结构。
外层采用的丙纶纺粘无纺布是一种用聚丙烯为原料,经过高温拉丝聚合成网,然后再用热轧法黏合成布的一种。其工艺流程简单,产量大,对人体无毒无害,所以成本低,普及性广;且改善性纺粘法无纺布的强力、柔软性、均匀性以及舒适性、吸湿性等性能都很优越。
内层采用活性炭层,虽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材料,能有效吸附氯代烃、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还能吸附苯醚、正硝基氯苯、萘、乙烯、二甲苯酚、苯酚、DDT、艾氏剂、烷基苯磺酸及许多酯类和芳烃化合物。对于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推导,因活性炭并非万能,如二级出水中也含有不被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如蛋白质的中间降解物质,比原有的有机物更难被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对THMS的去除能力较低,仅达到23-60%,所以只有在活性炭吸附法与其他处理方法联用效果才会更佳,由此可知,可采用臭氧-活性炭法、混凝-吸附活性炭法、Habberer工艺、活性炭-硅藻土法等,使活性炭的吸附周期明显延长,用量减少,处理效果和范围大幅度提高。
中间层的丙纶熔喷无纺布,其纤维纤度在2-7μm d.p.f,超细是它的一个基本属性,其纤维中超细纤维随机排列,形成大量微小孔隙,虽纤网较蓬松,但纤维重叠,排列成网的致密度,可以做到透气不透水,且耐酸碱、无毒、防潮。
利用超声波工艺,压线合成3D立体结构,更符合人体脸部结构,能有效阻挡空气中的极细微的尘粒、烟粒、浮尘、沙尘暴扬沙及各种其它有害污染物进入呼吸道,从而保护人们免遭PM2.5尘埃的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的罩体为对称结构,以中心线向两边成双翼状,两边双翼之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三角缺。罩体的中心线位于人脸正中部位,按人体学进行对称设计,通过三角缺自然翻折,克服多层功能防护层合成后的质硬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的罩体以中心线弯折后,上部的三角缺闭合形成鼻梁护,下部的三角缺闭合形成下颏护。立体结构的构成在于三角缺留下变形空间,平面口罩戴上时,上下会出现较大的缝隙,透风大,防护性差,鼻梁护、下颏护部位同样采用超声波压线工艺,在不损伤各功能层的条件下,形成折痕,在使用时自然成包裹防护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在罩体两端部位,位于丙纶纺粘无纺布外层表面上分别设有可移双面胶。利用可移双面胶选择、定位在外罩中的正确位置,并可拆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德市颐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建德市颐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7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继电器
- 下一篇:多温区可控梯度加温保健电热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