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乒乓球拍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7188.6 | 申请日: | 2014-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0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智全;宋文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3B59/42 | 分类号: | A63B59/42;A63B60/12;A63B102/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乒乓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乒乓球拍。
背景技术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乒乓球作为国球在群众中得到广泛的普及。乒乓球板分直板和横板两种,专业选手大多采用横板,而业余球手特别是30岁以上的群体采用直板的较多。对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业余球手来说,传统的直板手柄设计一方面使持板手腕和手指普遍感到紧张,尤其在发力击球时,为防止球板脱手,拇指紧压球板,手腕不能彻底放松,影响了击球效果和其他技术动作的发挥;另一方面传统的直板手柄设计使食指和中指的位置不固定,击球时板型晃动厉害,影响了击球的命中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乒乓球拍,板型较固定,持拍者在击球时可以做到手腕彻底放松,改变击球时发力的方式,提高击球的命中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乒乓球拍,包括双面球板及直柄,所述直柄包括前直柄和后直柄,所述前直柄、后直柄分别固定在双面球板的手柄的两侧,所述前直柄底端设置有能使食指扣住的第一抓扣部,所述后直柄底端设置有能使中指和无名指扣住的第二抓扣部。
为了让使用者手腕能够彻底放松,根据人体手指结构,发明人对普通乒乓球拍的手柄处做出了改进,分别在乒乓球拍的两直柄上设置了第一抓扣部和第二抓扣部。
为了便于加工,所述第一抓扣部与前直柄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抓扣部与后直柄一体成型,整体结构较为牢固,便于固定在双面球板的手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抓扣部包括与食指贴合的弧形凸起部及用于放置拇指的弧形凹槽部,所述弧形凸起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持板时,食指扣住弧形凸起部,而拇指放在弧形凹槽部即可。
为了便于各种不同抓拍习惯的人都能适应该乒乓球拍,所述第二抓扣部底面设置有一凹槽,握拍的时候,中指可以扣住该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抓扣部大体上呈椭圆形,第二抓扣部底面设有一个弧形槽,第二抓扣部内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该特殊结构可以使中指扣住。
为了便于各种不同抓拍习惯的人都能适应该乒乓球拍,所述第二抓扣部底面设置有两个凹槽,握拍的时候,中指和无名指可以分别扣住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抓扣部大体上呈椭圆形,第二抓扣部底面设有凸缘,凸缘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槽,第二抓扣部内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该特殊结构可以使中指和无名指扣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抓扣部包括一个呈半圆形的上凸起及三个呈半圆形的下凸起,所述上凸起的直径大于下凸起的直径,所述各下凸起底面之间形成两个弧形槽,上凸起、下凸起上分别开设有第四通孔,该特殊结构可以使中指和无名指扣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抓扣部包括五个呈半圆形的一体的凸起,所述凸起均匀设置,凸起底面设有两个弧形槽,各凸起上分别开设有第五通孔,该特殊结构可以使中指和无名指扣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乒乓球拍造型新颖独特,牢固耐用,持拍者击球时可以做到手腕彻底放松,改变击球时发力的方式,无论是正手攻球、直板横打和反手推挡,不需要做大的调整,提高了击球的命中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新型乒乓球拍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7所示,一种新型乒乓球拍,包括双面球板2及直柄,所述直柄包括前直柄1和后直柄3,所述前直柄1、后直柄3分别固定在双面球板2的手柄的两侧,所述前直柄1底端设置有能使食指扣住的第一抓扣部4,所述后直柄3底端设置有能使中指和无名指扣住的第二抓扣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71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杀虫单与噻虫嗪的药肥颗粒剂
- 下一篇:一种梨专用叶面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