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式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6713.2 | 申请日: | 2014-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9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元勋;尹镔;黄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7/14 | 分类号: | E04G17/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式 结构 模板 支撑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式结构的施工技术,尤其涉及复式结构施工中的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住宅建筑常采用复式结构,以满足人们日益独特的使用需求,同时为装饰装修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又因其可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使用面积,提高住宅的空间利用率,是一种经济型房屋,也越来越受到开发商的青睐。然而,由于其空洞部分层高较高(通常为6.0m),相应空洞位置的上层梁板模板支撑体系属于高支模,需保证其稳定性,同时要满足各层的操作需求,因此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在使用铝合金模板的工程中,由于梁及板的支撑点位置固定,且立杆间距为1.3m,同时此处的支撑体系要为相应空洞位置剪力墙铝合金模板的安装提供操作平台。因而传统的钢管脚手架无法完全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模板支撑体系,其可以要为复式结构的相应空洞位置剪力墙铝合金模板的安装提供操作平台,又要为上层梁板铝合金模板提供稳固的支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式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所述复式结构的结构底板,待浇筑的剪力墙侧模以及待浇筑的上层梁板模板,所述支撑体系进一步包括:钢管架,所述钢管架的底部支设于所述结构底板,所述钢管架的顶部形成一操作平台;型钢,铺设于所述操作平台上,且位置对应所述上层梁板模板的支撑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支设于所述型钢,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顶撑于所述上层梁板模板的支撑点。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体系为一复合式结构,其首先通过钢管架搭设形成操作平台,用于剪力墙铝合金模板以及上层梁板模板的安装操作之用,再进一步利用该操作平台铺设型钢并在型钢上支设上层梁板模板的支撑杆,同时满足了复式结构中操作平台与高支模的功效,且结构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管架的侧部通过顶托支撑于所述剪力墙侧模或所述上层梁板模板,由此可进一步保证所述钢管架的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管架包括复数竖向钢管以及复数架设于所述竖向钢管的横向钢管,所述竖向钢管的底端支设于所述结构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向钢管上铺设竹跳板或胶合板从而形成所述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层梁板模板为铝合金模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体系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体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了钢管架10,型钢20以及支撑杆30,其中:
钢管架10包括复数竖向钢管11以及复数架设于所述竖向钢管11的横向钢管12,所述竖向钢管11的底端支设于所述结构底板40;为保护结构底板40,在结构底板40上放置垫块41,竖向钢管11的底端落在垫块41上;横向钢管12可以按照不同水平面分批架设于竖向钢管11上,从而形成复数个水平层,在位于最高的水平层的横向钢管12上铺设竹跳板或胶合板从而形成操作平台13;进一步的,钢管架10通过若干顶托14支撑于所述剪力墙侧模50或所述上层梁板模板60以保证稳固。
型钢20铺设于所述操作平台13上,且其位置对应上层梁板模板60的预留支撑点位置;
支撑杆30的底部支设于所述型钢20,支撑杆30的顶部顶撑于上层梁板模板60的支撑点位置。
本模板支撑体系可充分利用结构自身的承载力,安全性能更好;不需更改预留的上层梁板铝合金模板支撑点位置,因而无需进行复核即可保证原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同时无需额外增加支撑,不影响工期,节省材料、人工;型钢受力明确、安全可靠、工艺简单,且达到拆模条件后,即可拆除铝模梁底、板底支撑立杆和工字钢,工字钢可周转使用于上部楼层相应位置,且只需要两套工字钢,节约材料;达到拆模条件拆除铝模梁底、板底支撑立杆和工字钢后,保留下部钢管架及铺设的竹跳板,作为后期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的操作平台,免去后期施工再次搭设操作平台,经济合理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6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