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咖啡粉密度重组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5836.4 | 申请日: | 2014-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5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耀辉 |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咖啡 密度 重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咖啡粉密度重组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调整咖啡粉密度的咖啡粉密度重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冲泡咖啡时,咖啡粉密度太大--即咖啡粉间隙太小,将使热水与咖啡粉浸泡时间太久,冲泡的咖啡会产生苦涩感;咖啡粉密度太小--即咖啡粉间隙太大,将使热水与咖啡粉浸泡时间太短,无法完全萃取咖啡美味。因此,为获得更好口感的咖啡,咖啡粉具有适当的紧密度。增强咖啡粉密度的方式有有很多,如咖啡压粉器,但压粉器的在操作上对施力强度有很强的要求,经常会将咖啡粉密度偏大,影响咖啡的口味。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咖啡粉密度重组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其通简单的操作让咖啡粉在自然的接放过程中,有效的调整咖啡粉密度,达到理想的冲泡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咖啡粉密度重组器,其包括承载器及与承载器相配合的抽板,所述承载器为圆柱形的中空状结构,在所述承载器的左右两侧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间隔开,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与承载器的内部空间相贯通,所述抽板为一长条形状的板状结构,所述抽板的长度方向的两末端边呈圆弧形状,宽度方向的两边为直边,在所述抽板上形成有一与承载器的内部圆形相一致的圆孔,在所述抽板长度方向的两圆弧状的末端边的内侧分别凸起形成有一圆弧状的凸起,所述凸起分别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卡抵配合。
所述凸起卡住第二缺口时,所述圆孔全部穿设于所述承载器的内部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咖啡粉密度重组器对咖啡粉密度调整后,落入冲泡器的咖啡粉较直接从咖啡机接到的咖啡粉在密度上要大很多,咖啡粉具有适当的紧密度,获得更好口感的咖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咖啡粉密度重组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咖啡粉密度重组器中承载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咖啡粉密度重组器中抽板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咖啡粉密度重组器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其中:
1-承载器;2-抽板;20-圆孔;21-凸起;3-第一缺口;4-第二缺口;5-咖啡冲泡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咖啡粉密度重组器包括承载器1及与承载器1相配合的抽板2,其中承载器1为圆柱形的中空状结构,其中在承载器1的左右两侧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缺口3和第二缺口4,其中第一缺口3和第二缺口4相间隔开,同时第一缺口3和第二缺口4与承载器1的内部空间相贯通。
抽板2为一长条形状的板状结构,其中抽板2的长度方向的两末端边(即抽板2的宽边)呈圆弧形状,宽度方向的两边(即抽板2的长边)为直边。在抽板2上形成有一与承载器1的内部圆形相一致的圆孔20,同时在抽板2长度方向的两圆弧状的末端边的内侧分别凸起形成有一圆弧状的凸起21,其中凸起21分别与第一缺口3和第二缺口4相卡抵配合。
请参照图1至图3并结合图4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咖啡粉密度重组器时,首先将抽板2通过第一缺口3和第二缺口4穿插于承载器1中,同时先将抽板2向右抽动使得抽板2上的非圆孔区域穿设于承载器1的内部空间以使得抽板2的非圆孔区域与承载器1形成一个可以盛放咖啡粉的杯形容器,此时通过凸起21卡住第一缺口3以使得抽板2不会滑出承载器1的外侧;接着将咖啡粉密度重组器中的承载器对准咖啡机的出粉口正下方,此时咖啡粉自由落入杯形容器中,并逐步形成填充于整个承载器1的内部空间;然后将咖啡粉密度重组器放至咖啡冲泡器5上方,将冲泡器5上边沿嵌入承载器1下方,向左快速抽动抽板2,让抽板2上的圆孔20穿设在承载器1的内部空间中,并通过凸起21卡住第二缺口4以使得圆孔20正好全部穿设于承载器1的内部空间中并确保抽板2不会完全抽离承载器1,此时承载器1中的咖啡粉自动落入冲泡器5内,经过咖啡粉密度重组器对咖啡粉密度的调整后,落入冲泡器的咖啡粉相对于直接从咖啡机接到的咖啡粉在密度上要大很多,咖啡粉具有适当的紧密度,获得更好口感的咖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耀辉,未经张耀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5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