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伺服驱动托罐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5646.2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高盛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26 | 分类号: | B21D51/26;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口铁罐的成型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伺服驱动托罐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应用的伺服驱动托罐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光杆支撑座、光杆、托盘和支撑杆,支撑杆固定整个机构的框架,由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杆旋转,滚珠丝杆轴承做上下运动,带动两根?12mm的光杆沿直线轴承运动,使得固定在两根光杆顶部的托盘做上下运动;控制系统接通电源时,由零点检测光电开关控制控制系统,使托盘准确停在起始位置。
以上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托盘大小的限制,使得光杆直径的选择只能在?12mm及以下,而滚珠丝杆在旋转过程中,自然使得光杆会正反承受一个较大的扭转力,而且非常频繁,所以容易在较短工作时间后就发生光杆断裂的情况。一旦光杆断裂,不仅会造成托盘与其它机构件的碰触而发生严重故障,而且会因零点检测光电开关检测片跟着光杆轴承转动,在接通电源时不能检测到零点位置,造成轴承不断下降而碰触到下端并严重损坏滚珠丝杆轴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伺服驱动托罐机构,针对现有托罐机构存在的经常发生光杆易断和同时损坏滚珠丝杆轴承的问题,根据花费最少、结构最简单、改动最小的原则,彻底消除光杆所承受的旋转扭力,完全解决了光杆断裂和滚珠丝杆轴承损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伺服驱动托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光杆支撑座、光杆、托盘和支撑杆,伺服电机安装于滚珠丝杆的底部,滚珠丝杆中间安装光杆支撑座和滚珠丝杆轴承,光杆支撑座的两端上方固定设置有两根对称的光杆,光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托盘,支撑杆固定于滚珠丝杆两侧,所述光杆支撑座的上面设置有一横担,横担的两端安装有固定于支撑杆外侧的轴承,轴承外侧还设置有轴承外套。
所述横担上设置有固定横担的安装孔,通过螺杆与光杆支撑座连接。
所述横担为钢材质。
所述轴承外套也为钢材质。
所述轴承为202轴承。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横担后,在工作过程中,无论滚珠丝杆朝哪个方向旋转,均有横担和一个轴承传至支撑杆而承受扭力,而上端的光杆不用再承受一点横向力,从而减少光杆断裂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应用成熟的伺服电机驱动系统,采用横担结构,完全解决了光杆承受的横向力,因此可以避免光杆的断裂造成的一系列故障,可以有效保证零点检测光电开关检测零点位置,提高了整套托罐机构的工作寿命,安全性也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托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担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伺服电机,2滚珠丝杆,3光杆支撑座,4光杆,5托盘,6支撑杆,7滚珠丝杆轴承,8直线轴承,9横担,10轴承和轴承外套,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伺服驱动托罐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滚珠丝杆2、光杆支撑座3、光杆4、托盘5和支撑杆6,伺服电机1安装于滚珠丝杆2的底部,滚珠丝杆2中间安装光杆支撑座3和滚珠丝杆轴承7,光杆支撑座3的两端上方固定设置有两根对称的光杆4,光杆4穿过直线轴承8,光杆4的顶部固定安装托盘5,支撑杆6固定于滚珠丝杆2两侧。
如图3所示,根据光杆支撑座3与支撑杆6的位置关系,在光杆支撑座3上安装一根15mm×15mm的45钢横担9,两端车为11mm×?15mm并刚好安装202轴承,202轴承外根据与支撑杆6的位置关系加一个45钢的轴承外套,见图3中的轴承和轴承外套10。
所述横担9上设置有固定光杆4的安装孔11,采用两只M6螺杆与光杆支撑座3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横担9后,在工作过程中,无论滚珠丝杆2朝哪个方向旋转,均有横担9和一个轴承传至?40mm支撑杆6而承受扭力,而?12mm光杆4不再承受一点横向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横担9、轴承和轴承外套10,就彻底解决了上升、下降时光杆4的横向受力和由此带来的其它更为严重问题,保证了托盘5机构的长期稳定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高盛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高盛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5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