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皮骨科内固定手术用连接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5317.8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红;黄晓华;何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万红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科 固定 手术 接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皮骨科内固定手术用连接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骨病、骨伤者越来越多,为保护骨络结构的完整性,经皮骨科内固定手术以其切口少、可减少手术中对肌肉及韧带的损伤、无需暴露骨络、失血少等优点而逐步被应用有临床上。但因而亦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是非开放式手术,故此,经皮骨科内固定手术的操作者,在很少的切口中,只得凭借熟练的经验,及借助X光等复杂仪器的术中透视,进行定位、置钉,以及利用持棒器将连接棒从窄小的切口中导入到两个或以两个以上的固定骨钉中,再锁紧固定,特别是当需要对连接棒进行预弯曲时,则较难保证弯曲后的连接棒能按预定的弯曲方向导入,从而增加手术的难度,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及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经皮骨科内固定手术用连接棒,结构简单,且弯曲后能按预定的弯曲方向导入,操作方便,有效降低手术的难度。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经皮骨科内固定手术用连接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包括连接段、定位段,所述连接段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尾端与定位段连接,该定位段上设有定位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定位部为定位面。
所述定位部为定位槽。
该连接段呈预弯曲状或者非预弯曲状,连接段呈非预弯曲状时,该连接段的中心线与定位面平行,连接段呈预弯曲状时,该连接段的中心线成圆弧状,该圆弧状中心线的轴心线与定位面平行。
该定位段还包括与定位面相邻的两个限位面、以及与定位面相对的圆弧面或者平面,该限位面与所述定位面垂直。
所述定位段还包括设置在定位面上的凸台或者凹槽。
所述的经皮骨科内固定手术用连接棒,还包括与连接段前端连接的导入段,所述导入段呈圆锥状,其与连接段连接的一端为大端,远离连接段一端的为小端,该导入段的中心线与连接段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导入段的大端端面为圆形,其直径与连接段的直径相等,该导入段的小端端面为圆弧表面。
所述连接段呈非预弯曲状时,所述定位面与连接段的中心线的距离小于该连接段的半径,所述限位面与连接段的中心线的距离小于该连接段的半径。
连接段呈非预弯曲状时,所述棒体的长度为25mm~400mm,其连接段的直径为2.5mm~7.5mm。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经皮骨科内固定手术用连接棒,该连接段呈非预弯曲状时,通过在定位段上设置定位部,在经皮骨科内固定手术中,该定位部与弯棒器配合,以此定位部为基准对连接段进行弯曲,从而能有效保证该连接段弯曲的角度能达到预期要求,使弯曲后连接棒能按预定的弯曲方向导入,操作方便,有效降低手术的难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效果,而呈预弯曲状的连接段,也是通过该定位部与弯棒器配合而形成,所以保证呈预弯曲状的连接段的弯曲角度能达到预期要求,使预弯曲状的连接棒能按预定的弯曲方向导入两个或以两个以上的固定骨钉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凸台的连接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棒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棒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棒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凹槽的连接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定位部为定位槽的连接棒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呈预弯曲状的连接棒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导入段,200、连接段,300、定位段,310、定位面,320、限位面,330、圆弧面,340、凸台,350、凹槽,360、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经皮骨科内固定手术用连接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包括连接段200、定位段300,所述连接段200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尾端与定位段300连接,该定位段300上设有定位部,本实施例所述定位部为定位面310,该连接段呈预弯曲状或者非预弯曲状,连接段呈非预弯曲状时,该连接段200的中心线与定位面310平行,连接段呈预弯曲状时,该连接段的中心线成圆弧状,该圆弧状中心线的轴心线与定位面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红,未经李万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5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调节喉镜的旋转可调装置
- 下一篇:甲状腺分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