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筋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5113.4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潘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莉凤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5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筋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器具。
背景技术:
根据中医理论,十二经筋连缀百骸,分布于眼耳口鼻舌阴器等部位,起到连接维系作用,拉筋法可以有效舒展筋骨提高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协调性,解决筋缩带来的腰酸、背痛等不适。目前,现有拉伸筋骨的装置为舒筋床(CN201642747U),但现有舒筋床存在着,需要借助医护人员才能使用不能单独使用,以及拉筋角度强度不可调节的问题。伸筋床是在舒筋床基础上设计完成,它克服了舒筋床在临床使用中的诸多问题,例如拉伸角度仅为90不能实现调整控制的问题,以及舒筋床仅能通过上下移动床板调整拉伸的问题,实现自行操纵、自行调节拉筋角度强度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自己操纵。自行调节伸筋角度和强度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小的伸筋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伸筋床,包括床架(1)、床底支架(2)、旋转支座(5)、床板(7)、其特征在于:与旋转支座(5)相连的伸筋板(8)可前后可伸拉,伸筋板(8)与旋转支座(5)插接活动相连,使用者将腿部倚靠在伸筋板(8)上,通过伸筋板(8)的移动实现伸拉腿部、臀部、腰部和腹部的筋络,其中,床底支架(2)设置于床架(1)的下部,床板(7)设置于床架(1)的上部,旋转支座由第一销子,第二销子和开口销子及木螺钉连接在床架的一侧的中间部位,旋转支座(5)设置于该伸筋床一端,该伸筋床的另一端设置有上臂伸筋杆(4),上臂伸筋杆(4)通过插入管(3)与床架(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与伸筋板(8)插接的旋转支座(5)是由一线性执行单元控制角度的。
进一步的,所述的线性执行单元由电机、电机控制器、电动伸拉杆组成,并通过电动伸拉杆的伸缩带动旋转支座(5)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线性执行单元可配置一遥控器,通过控制遥控器实现旋转支座(5)摆动角度的调整。
所述上臂伸筋杆一柔性杆状物,其与伸筋床头部管插接,并可根据患者身高调整柔性杆长度,实现握紧上臂伸筋杆拉伸上臂、背部和胸部的筋经的目的。
所述伸筋板与转动调节机构插接,且其长度可根据患者腿部长度进行调节,通过转动调节机构转动带动伸筋板前后转动实现伸拉腿部、臀部、腰部和腹部的筋经的目的。床底支架起到加固伸筋床的作用。
所述转动调节机构由线性执行单元及旋转支座组成,其中线性执单元包括线性执行器、电动伸拉杆、电机、电机控制器、遥控器,线性执行器连接于电机及电动拉伸杆之间,实现将电机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通过电动伸拉杆的运动带动旋转支座实现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旋转支座作用是可实现前后转动一定范围角度及插入伸筋板。病人平卧床上,可根据病人的承受能力进行调节。)
该伸筋床还可包括固定患者腿部与伸筋板的捆绑带,实现拉伸的腿部与伸筋板的固定。它还可包括控制另外一条非拉伸腿部的沙袋,用以保持非拉伸腿部保持竖直朝下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使用本伸筋床可以有效缓解由于筋缩带来的各种身体不适,伸筋板的角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0-136度)调节有效减少了患者在伸筋过程中的疼痛感。伸筋板长度及上臂伸筋杆可以调节,增强了对不同身高人群的适用性。伸筋床增加了自动调节技术,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伸筋的角度强度,更加贴近家庭使用。该伸筋床可随意组装拆卸,便于使用后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伸筋床,包括:床架(1)、床底支架(2)、管(3)、上臂伸筋杆(4)、转动调节机构(旋转支座(5)、线性执行单元(6))、床板(7)、伸筋板(8)所述床架1是由可拆卸的活动连接元管和四面槽钢组成。在床架下方约20厘米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一床底支架(2),增加床架稳定性。所述管3焊接于床架头部一侧,伸拉上臂、胸部、上背部的上臂伸筋杆4插入管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莉凤,未经潘莉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51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求助系统实现求助的方法
- 下一篇:高空跨越电缆施工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