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级抽风式电镀锌磷化槽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5107.9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董蓓;江鹤群;刘星;周郑;杨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76 | 分类号: | C23C22/7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级 抽风 镀锌 磷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电镀锌机组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分级抽风式电镀锌磷化槽。
背景技术
电镀锌磷化板由于具备优良的冲压性及涂覆性,所以一直是高端汽车及高档家电的首选产品,但其不能批量生产的问题曾一度困扰冷轧电镀锌机组。生产过程中,由于磷化处理效果不佳,产品板面色泽不均,膜厚为零,最终导致停止生产,这严重影响了机组作业效率与产品质量。电镀锌磷化处理是在磷酸盐的稀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在锌层表面形成不溶性的三系磷酸盐膜的过程,它与磷化前处理(表调)的效果密不可分。为保证表调的效果,必须控制好表调温度及PH值,磷化的反应时间、游离酸点、总酸点、酸比、磷化温度、喷淋角度及压力等十几个参数,才能得到合适的膜重及优良的磷化表面,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必将影响生产的连续性。
现有设计的磷化处理过程中,带钢依次进入表调槽、磷化槽,两槽之间用挤干辊隔开,防止表调液带入磷化槽。表调槽底部有排风口与排风系统相连,排风系统将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酸气吸入后集中处理,防止排入空气中的气体污染大气。然而,原有的设计却忽略磷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酸雾,酸雾被活化槽底部的排风管抽入表调槽,从而中和碱性表调液,导致表调失效,与此同时,磷化槽一级槽体的喷淋角度使表调液易窜入表调槽,也会发生中和反应,导致表调失效。因此,现有设计不适合电镀锌磷化板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解决表调槽和磷化槽中液体及气体的窜槽现象、防止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的分级抽风式电镀锌磷化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分级抽风式电镀锌磷化槽,包括横向卧置的磷化槽体,所述磷化槽体由一级子槽和二级子槽组合而成,所述一级子槽又分为一级子槽第一段和一级子槽第二段,所述二级子槽又分为二级子槽第一段、二级子槽第二段和二级子槽第三段,所述各段子槽中设置有位于被电镀带钢上下表面的磷化液喷管,所述磷化液喷管上分布有磷化液喷嘴,所述各段子槽的上方还设置有磷化槽盖,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一级子槽第一段的磷化槽盖上设置有多根抽风管,所述一级子槽第二段、二级子槽第一段、二级子槽第二段和二级子槽第三段的磷化槽盖上分别设置有一根抽风管,所述抽风管的输出端与外界排风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管包括与磷化槽盖相连的吸气管和与外界排风系统相连的排气管,所述吸气管为圆柱型耐酸管,所述排气管为圆柱形不锈钢管。由于磷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温酸雾会被吸气管吸入,因此吸气管应采用圆柱形耐酸管。排气管采用圆柱形不锈钢管具有牢固、耐用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吸气管呈垂直布置状态,所述排气管呈水平布置状态,且所述排气管高于磷化槽盖40~80cm。试验证实抽风管位于磷化槽上方40~80cm处,抽风效率最高。
更进一步地,所述吸气管和排气管的口径为15~25cm。设置吸气管与排气管的口径相同有利于高温酸雾快速排入排风系统,口径为15~25cm的吸气管与排气管具有最优的排气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磷化液喷嘴与被电镀带钢的运行方向呈30~40°的喷射角。喷淋角度由之前的与带钢运行方向呈120°改为30°~40°是为了防止机组高速运行时,液池窜槽进入表调槽导致表调失效。磷化液喷嘴为扇形喷嘴,使喷出的磷化液在带钢上形成液池,均匀覆盖板面,充分反应,防止液滴产生滴在带钢上导致不均匀。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子槽第一段的磷化槽盖上设置的抽风管数量为四根。在磷化槽一级槽第一段槽盖顶部密集加装四根抽风管,可将绝大部分的磷化高温酸气阻隔进表调槽,抽风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具有抽风装置的电镀锌磷化槽,将磷化槽喷管下产生的大量高温酸雾通过抽风管快速排出,避免高温酸雾窜入表调槽、中和碱性表调液、导致表调失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磷化槽与表调槽中液体及气体的窜槽现象,防止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避免表调失效导致的板面色泽不均、结晶粗大、尺寸不大不一及膜厚为零的状况,从而可以连续生产出优良的磷化板,避免了产品改判产生的损失,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采用低成本投入,即可创造高额的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5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