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4891.1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霞;曲慧利;刘晓英;李娜;龙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邱岳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扣式胃管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胃肠道疾患及需要通过鼻胃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来说,置管成功后如何保证长期留置一直都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胃管的留置基本都采取胶布固定或细绳固定的方法,胶布固定法即插胃管成功后,将一段胶布在鼻部缠绕外露段一圈后粘贴在鼻翼部,用另一段胶布固定胃管远端,缠绕外露段一圈后粘贴于腮部或耳垂。胶布固定法的优点为操作方法相对简单,缺点为固定欠牢固,病人站起活动或稍大力量作用于胃管时容易将胃管拽出;长期置管的患者,或鼻翼部油脂分泌较多的患者,胶布粘度下降,也容易导致管道脱出;临床上工作人员为了保证胶布固定的效果,往往多层胶布反复粘于患者鼻翼及腮部、耳垂部,既影响美观,也容易盖住鼻胃管的刻度,影响交接班及病情观察。细绳固定法的优点为固定效果要好于胶布固定法,缺点为不易清洁,对于鼻腔分泌较多的患者来说,绳子被污染后更换较麻烦;同时细绳固定时需要将细绳通过耳廓系于脑后,长期细绳摩擦,易导致耳廓损伤,长期卧床的患者还有导致枕部皮肤损伤的可能。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更好的胃管固定方法或装置来保证鼻胃肠管的固定,既能有较好的固定功能,有效减少脱管的发生;又能有舒适、简易的更换流程,不增加患者痛苦,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及观察鼻胃管的长度,这也是医护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胃管固定装置,以弥补现有鼻胃管固定技术的不足。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带有延长固定带的粘贴底座、粘贴底座上的固定底座,和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胃管固定翼;
所述的胃管固定翼包括中央胃管固定腔及其两侧的带孔固定翼,中央胃管固定腔为空腔管状结构体,且该管状结构体背侧设有纵向开口,管状结构体内径与胃管外径相同;所述带孔固定翼为与中央胃管固定腔呈一体结构的带孔翼状片,带孔固定翼中央为固定孔。
所述的管状结构体内腔表面涂有胶粘剂,并覆盖离心纸。
所述胃管固定翼为硅胶材质。
所述的固定底座包括胃管固定槽、胃管固定槽两侧的卡扣式固定底座、通过活动轴与卡扣式固定底座相连接的卡扣式固定盖,且卡扣式固定底座内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柱。
所述的固定盖边缘设有开关钩,所述固定座边缘设有与上述开关钩相配合的开关凸起。
整个粘贴底座下表面为涂有胶粘剂的粘贴层,且粘贴层外覆盖离心纸。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长插胃管患者,减少传统鼻翼处胶布固定易脱出不美观的缺点,减少绳子固定胃管时对耳部的压迫及损伤;减少管腔对鼻翼内侧粘膜的损伤,减少并发症;且易撕除,如粘贴时间较长,粘贴层不牢固时,可随时更换;此装置材质均为透明,不影响查看鼻胃管刻度,方便对置管长度的观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胃管固定翼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粘贴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粘贴底座结构纵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盖及边缘的开关钩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及边缘的开关凸起结构示意图。
其中,1、胃管固定翼,2、带孔固定翼,3、固定孔,4、胃管固定腔,5、粘贴底座,6、胃管固定槽,7、固定柱,8、固定底座,9、卡扣式固定盖,10、卡扣式固定底座,11、开关钩,12、开关凸起,13、活动轴,14、延长固定带,15、离心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包括胃管固定翼1与粘贴底座5,所述的粘贴底座5包括位于中央的固定底座8和固定底座8两侧的延长固定带14,固定底座8包括胃管固定槽6、卡扣式固定盖9、卡扣式固定底座10、固定柱7、粘贴层14、离心纸15,所述的胃管固定翼1包括中央胃管固定腔4、两侧带孔固定翼2;
所述胃管固定翼1为硅胶材质,柔软但不易变形,中央胃管固定腔4为空腔管状,背侧纵形开口,腔内层直径与胃管外径相同,涂有胶粘剂,覆盖离心纸;两侧带孔固定翼2位于中央胃管固定腔4两侧,为紧密连接的带孔翼状片,带孔固定翼2中央为固定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4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碱浸、分级及重选再选钒钛磁铁精矿的方法
- 下一篇:大便液体化过滤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