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驱动水流搅拌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4495.9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9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享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享康 |
主分类号: | A47J43/27 | 分类号: | A47J4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驱动 水流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手动驱动水流搅拌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喝奶茶、咖啡等,冲泡之后需要用勺子进行搅拌,使奶茶、咖啡等完全溶解,搅拌的过程中勺子与杯子碰撞发出噪音,而且有时候水太满一搅拌还会洒出来。当人们要搅拌容器里的液体(如咖啡)时,需要借助搅拌棒等物件把液体搅动,假如找不到可以利用的物体而造成无法进行搅拌。另外,现有的电动搅拌容器(杯)必须外接电源,结构复杂,假如在没有能源支持的时候也造成无法使用。一种公开的搅拌杯的结构,包括杯体、杯盖以及把手,在杯盖中心处开设圆孔,一根旋转杆透过圆孔插入杯体,在旋转杆顶端设有横向把手,底端设有横向搅拌板。使用时,使用者手握旋转杆顶部的横向把手,然后旋转,带动旋转杆底部的横向搅拌板转动对杯体内部的物体进行搅动。(百度专利搜索《搅拌杯》申请号/专利号:200720012857)。其不足之处是,搅拌操作必须在杯盖上进行,合上和打开杯盖等动作会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案如下:
一种手动驱动水流搅拌杯,包括锥形杯体、环形手柄和圆盘底座以及由摆动杆、鼓状拉簧、过渡连杆、双面齿条、圆柱齿轮、旋转轴、密封填料和搅拌叶轮组成的运动机构,作为改进:所述的环形手柄和所述的圆盘底座为整体绝热件,所述的锥形杯体圆锥体外壁上焊接有至少个螺孔搭子,所述的锥形杯体的锥体底平面向下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搭子;所述的环形手柄的手柄定把上有至少个手柄台阶孔与所述的螺孔搭子外圆间隙配合并用沉头螺钉固定住;所述的环形手柄的手柄握把上部有凸耳凹槽的手柄定孔固定着定位销轴两端头,手柄握把下部有凹槽凸台固定着所述的鼓状拉簧的一端头;所述的摆动杆的摆杆折边上端有摆杆上孔与所述的定位销轴可旋转滑动配合;所述的摆杆折边下端有摆杆下孔固定着过所述的渡连杆的连杆销轴两端头;所述的摆动杆在与所述的凹槽凸台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个摆杆凸台固定着所述的鼓状拉簧的另一端头;所述的圆盘底座底部有5至7毫米深的凹圆平面,凹圆平面上方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齿轮圆腔,齿轮圆腔上方有上台阶孔,上台阶孔上方有搭子通孔与所述的通孔搭子外圆过渡配合;每个所述的齿轮圆腔内有一个所述的圆柱齿轮通过平键与所述的旋转轴传动连接,旋转轴在键槽两侧对称设置有上轴承段和下轴承段,上轴承段还依次延伸有轴光滑段和上端方柱,上端方柱滑动配合着所述的搅拌叶轮的方形通孔;所述的轴光滑段与所述的通孔搭子台阶内孔之间有所述的密封填料用填料塞压紧固定在通孔搭子下端面上;上轴承段过盈配合着一只滚动轴承内圆,滚动轴承外圆与所述的上台阶孔过渡配合;下轴承段过盈配合着另一只滚动轴承内圆,滚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压盖上的下台阶孔过渡配合,所述的轴承压盖上的台阶外圆与所述的齿轮圆腔过度配合;至颗压盖螺栓将所述的轴承压盖固定在所述的凹圆平面上;两个齿轮圆腔之间有一矩形贯通槽穿越相通;矩形贯通槽滑动配合着所述的双面齿条的外轮廓,所述的双面齿条两侧的直齿条分别与两个所述的圆柱齿轮相啮合,双面齿条外端的齿条通孔与齿条销轴之间可旋转滑动连接;所述的齿条销轴两端铆接固定在所述的过渡连杆的开叉通孔上;所述的过渡连杆另一端的连杆销孔与所述的连杆销轴之间可旋转滑动连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手柄握把内侧有摆杆波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操作时,只需单手握住手柄握把,用大拇指在摆杆波纹扣压摆动杆来压缩鼓状拉簧,结合过渡连杆将摆动杆的摆转运动转化为双面齿条的直线前进运动,继而带动两对称设置的圆柱齿轮以及套在旋转轴上端方柱上的搅拌叶轮分别作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产生涡流高效搅拌。
锥体底平面向下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搭子与轴光滑段之间有填料塞压紧密封填料并固定在通孔搭子下端面上,确保锥体底平面与滚动轴承所处的齿轮圆腔之间有效密封隔离。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紧凑,操作便捷,适合工业化生产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锥形杯体10和鼓状拉簧80轴心线的剖面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摆杆波纹38压缩鼓状拉簧88时运动机构的位移图。
图5为图1中的C-C剖面图。
图6为图5中双面齿条50外移状态图。
图7为图6的D-D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享康,未经杨享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4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线阵CCD的二次平台水平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动态手术流体感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