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解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3642.0 | 申请日: | 2014-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双英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235 | 分类号: | B60N2/2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姜万林 |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解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特别地,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座椅解锁机构一般为单联动解锁机构(单层齿板),其强度比较薄弱,只能适用于座椅靠背上面无安全带要求的座椅。并且,机构上无自锁的结构,造成座椅靠背的强度较低;根据相关实验数据,采用单联动解锁机构的汽车座椅,其靠背上中心位置在加载25N的力后,晃动间隙≥3.5mm;在加载147N的力后,晃动间隙≥15mm,座椅的强度与舒适性大大降低。
而,对于座椅靠背上有安全带固定点的座椅,使用单联动解锁机构,座椅的强度无法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于2007年2月1日实施的GB15083-2006《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强制标准,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解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联动解锁机构强度不高,导致座椅舒适度降低,且无法适用于座椅靠背上有安全带固定点的座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的解锁装置,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于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连杆解锁机构,连杆解锁机构与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设置有复位锁止机构;每组连杆解锁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锁紧块、齿板与连接板;在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之间设置有锁紧块销、齿板销和旋转销;锁紧块穿设在锁紧块销上,齿板穿设在齿板销上,连接板穿设在旋转销上。
进一步地,锁紧块的周侧设置有凸轮,齿板的周侧开设有凸轮槽,锁紧块通过凸轮嵌合在凸轮槽内与齿板连接。
进一步地,齿板的周侧设置有齿轮,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槽,齿板的齿轮与连接板的齿槽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齿板周侧设置的齿轮包括三个梯形齿与一个三角形齿,连接板的端部对应齿板周侧的齿轮设置有三个梯形齿槽与一个三角形齿槽。
进一步地,复位锁止机构包括弹性构件与定位销,定位销穿设在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之间,弹性构件的一端与其中一连杆解锁机构的锁紧块连接,另一端卡固在定位销上。
进一步地,锁紧块的周侧设置有弧形的凸起部,弹性构件的一端与凸起部卡固。
进一步地,弹性构件为拉簧。
进一步地,第一护板的侧面设置有安装销。
进一步地,锁紧块销的一端固定有拉索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挡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两组连杆解锁机构,锁紧块、齿板与连接板均设置有两块,大大提高了解锁装置的强度,明显改善了座椅的乘坐舒适性。
2、能够适用于座椅靠背上有安全带固定点的座椅,使用上述解锁装置,座椅的强度能够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于2007年2月1日实施的GB15083-2006《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强制标准中规定的拉力13500N的强度试验 。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采用三个梯形齿加一个三角形齿共四个齿,解锁装置的锁止强度很高,在距离机构件旋转中心517mm施加8000N的力,解锁装置的锁止及解锁功仍然正常完好,解锁装置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解锁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解锁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解锁装置优选实施例进行解锁的动作示意图;以及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护板;2、第二护板;3、锁紧块;4、齿板;5、连接板;6、锁紧块销;7、齿板销;8、旋转销;9、弹性构件;10、定位销;11、拉索连接板;12、挡圈;13、安装销;41、梯形齿;42、三角形齿;51、梯形齿槽;52、三角形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双英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双英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