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及网络布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3634.6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邵起明;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H05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网络 布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印刷电路板的网络布线系统。
背景技术
PCB板(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是一种重要的电子部件。其不仅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而且还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目前,几乎每种电子设备都会用到PCB板,例如电子手表、计算器、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等。PCB板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制造成为电子产品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目前,PCB板已经逐渐由单层板向着多层板的方向发展。目前的多层板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制作好每一层线路后,通过光学设备定位、压合,让多层线路叠加在一片线路板中。目前的PCB板抗扭力性能较差,在遇到扭力时,PCB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易脱落,在遇到拉力时,容易产生焊盘脱落现象。而且目前的PCB板空间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以解决目前的多层PCB抗扭性能差和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PCB板、第二PCB板和连接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支撑于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之间,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之间形成间隙以使得所述第一PCB板的两表面和第二PCB板的两表面均为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第一安装面。
优选的,上述印刷电路板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之间的第三PCB板,所述第三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和/或第二PCB板通过第二连接件相连,且所述第三PCB板的两表面均为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第二安装面。
优选的,上述印刷电路板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包括第一辅助支撑件和第二辅助支撑件,且两者分别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两端,且支撑于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之间。
优选的,上述印刷电路板中,所述第一辅助支撑件和第二辅助支撑件的支撑处均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件和第二辅助支撑件相对应的部位,以及所述第二PCB板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件和第二辅助支撑件相对应的部位均具有与所述凸起卡接配合的卡孔或卡槽,所述第一辅助支撑件通过所述凸起及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的卡孔或卡槽分别与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卡接,所述第二辅助支撑件通过所述凸起及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的卡孔分别与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卡接。
优选的,上述印刷电路板中,所述第一辅助支撑件和第二辅助支撑件均为金属板件;其中:
所述第一辅助支撑件与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卡接部位焊接,所述第二辅助支撑件与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卡接部位焊接。
优选的,上述印刷电路板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依附于所述第一PCB板的外侧面的第一金属散热板,所述凸起穿出所述卡孔或卡槽,所述第一金属散热板与所述凸起穿出所述卡孔或卡槽的部位卡接;和/或
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依附于所述第二PCB板的外侧面的第二金属散热板,所述凸起穿出所述卡孔或卡槽,所述第二金属散热板与所述凸起穿出所述卡孔或卡槽的部位卡接。
优选的,上述印刷电路板中,所述第一辅助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相对部位设置的所述凸起数量不等;所述第二辅助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相对部位设置的所述凸起数量不等。
优选的,上述印刷电路板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插针式电连接件,使得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电连接。
网络布线系统,包括第一光纤、第一电线、第二光纤、第二电线、印刷电路板和光分路器,其中:
所述印刷电路板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三PCB板上设置有外接光纤,所述第一辅助支撑件和第二辅助支撑件均设置有线缆穿孔;
所述光分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支撑件的外侧,所述第二光纤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件的线缆穿孔伸入与所述外接光纤共同穿过所述第一辅助支撑件的线缆穿孔,且均与所述光分路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光分路器的输入端相连;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 下一篇:妇平胶囊质量标准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