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SCR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3335.2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3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凯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泽普林固体物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scr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卧式SCR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SCR脱硝系统用于电力行业及水泥行业居多,这些行业中尾气量都比较大,粉尘浓度高,氮氧化物浓度较高,需要的氨气的量也比较大,所以SCR反应器一般是立式布置,选取孔隙较大的板式催化剂,也不需要出入喇叭口设计,阻力虽大但也基本能满足工艺要求。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石化或化工行业的尾气SCR脱硝技术受到国家和企业的一致重视,而石化或化工行业的SCR脱硝技术用于尾气量不大,但氮氧化物浓度不高,但是又超出环保排放要求,需要氨气的量不大的的尾气处理中,立式SCR反应器由于采用孔隙较大的板式催化剂且内件无导流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石化或化工行业尾气SCR脱硝技术的要求。
另外由于设备制作和施工精度不够等各种原因,立式SCR反应器无法做到NOx与氨气混合均匀的进入催化剂中充分反应来脱除氮氧化物,从而无法达到国家的环保排放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适用石化或化工行业尾气SCR脱硝处理中使中尾气中NOX与氨气均匀进入催化剂中并充分反应的卧式SCR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SCR反应器,包括横卧设置的反应器壳体和催化剂模块,所述反应器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喇叭口、催化剂壳体和出口喇叭口,所述催化剂模块设于所述催化剂壳体内,所述催化剂模块包括呈立方柱形状的催化剂框架以及均布于所述催化剂框架内且水平设置的若干呈柱状的蜂窝状催化剂单元,所述催化剂框架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蜂窝状催化剂单元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催化剂框架进口端面的左、右侧和上侧与所述催化剂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若干并列排布且相邻之间设有间隙的进口导流封板,所述催化剂框架出口端面的左、右侧和上侧与所述催化剂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若干并列排布且相邻之间设有间隙的出口导流封板。
上述的一种卧式SCR反应器,其中,所述催化剂模块横向设有两个蜂窝状催化剂单元,竖向设有四个蜂窝状催化剂单元。
上述的一种卧式SCR反应器,其中,所述进口导流封板和出口导流封板均为折叠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壳体固定部、弯折部和框架固定部,所述壳体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催化剂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框架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催化剂框架上,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催化剂壳体内壁之间的夹角为26度。
上述的一种卧式SCR反应器,其中,所述相邻进口导流封板之间的间隙为10mm,所述相邻出口导流封板之间的间隙为10mm。
上述的一种卧式SCR反应器,其中,所述催化剂壳体的顶面上设有一检修人孔。
本实用新型卧式SCR反应器对进、出口喇叭口及进、出口导流封板的导流设计,所选用的孔隙较小的蜂窝状催化剂,模块横向排列,从而达到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与氨气均匀进入催化剂中并充分反应,使NOx排放浓度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催化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卧式SCR反应器,包括横卧设置的反应器壳体和催化剂模块4,反应器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喇叭口1、催化剂壳体3和出口喇叭口6,催化剂模块4设于催化剂壳体3内,催化剂模块4包括呈立方柱形状的催化剂框架41以及均布于催化剂框架41内且水平设置的若干呈柱状的蜂窝状催化剂单元42,催化剂框架4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蜂窝状催化剂单元4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催化剂框架41靠近进口喇叭口1处的进口端面的左、右侧和上侧与催化剂壳体3内壁之间设有若干并列排布且相邻之间设有间隙的进口导流封板2,催化剂框架41靠近出口喇叭口6的出口端面的左、右侧和上侧与催化剂壳体3内壁之间设有若干并列排布且相邻之间设有间隙的出口导流封板5,催化剂模块4内蜂窝状催化剂单元42的排布为2×4,即横向设有两个蜂窝状催化剂单元42,竖向设有四个蜂窝状催化剂单元42,催化剂壳体3的顶面上设有一检修人孔7。
请参阅图3,进口导流封板2和出口导流封板5均为折叠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壳体固定部21、弯折部22和框架固定部23,壳体固定部21固定于催化剂壳体3的内壁上,框架固定部23固定于催化剂框架4上,弯折部22与催化剂壳体21内壁之间的夹角α为26度,相邻进口导流封板2之间的间隙为10mm,相邻出口导流封板5之间的间隙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凯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泽普林固体物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凯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泽普林固体物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测液位调配罐
- 下一篇:一种吸收甲苯氯化尾气气体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