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用头皮牵开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3125.3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2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邹西锋;费舟;李兵;胡世颉;王西玲;王毓;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头皮 开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手术辅助器械,涉及头皮牵开弓,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头皮牵开弓。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中通常需要有效的器械将手术切口撑开,从而实施手术。通常的手术多是由一到两名助手协助完成特定的固定来进行手术,这样的固定不准确或因助手疲劳而不能持久,因此出现了头皮牵开器。
目前已经公开了一些头皮牵开器,如中国专利公开了“微创用头皮牵开器”(公告号:CN2533809Y),该牵开器设有直视窗、关节、叶片、手柄、板簧,直视窗设于整个装置的前端,其为两个半圆形的叶片相对合成的一个筒状视窗,直视窗的大小可调,两个半圆形的叶片通过关节后逐渐增宽,形成流线型的手柄,关节将两个独立的手柄相连接并固定,板簧设于两手柄之内,并且以关节为支点,可辅助调节直视窗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颅内血肿,硬模外血肿、侧脑室内积血或脑脊液的微创穿刺置管。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儿头皮牵开器”(公告号:CN20143699U),该牵开器由左半钳和右半钳通过铰链销连接成钳身,钳身的前端为钳臂,钳臂的中部呈弧形状,钳臂的前端带牵开爪。适用于婴幼儿头皮的生理特点。
上述两种头皮牵开器的结构均为钳子状,能够牵开的手术视野范围有限,手术视野范围很小,并且头皮牵开方向不能够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够普适地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头皮牵开弓,能够更方便地在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牵开头皮,获得需要的手术视野,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的头型和具体的牵开部位进行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神经外科用头皮牵开弓包括两个支架弓,所述的支架弓包括弧形支架段和设置在弧形支架段端部的调节段,其中一个支架弓的调节段设置为与弧形支架段一体化固结的固定块,另一个支架弓的调节段伸入固定块内,两个支架弓的重叠长度在固定块内可调节,使得两个弧形支架段形成的圆弧形支架的形状可调节,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调节段在固定块内位置的紧固螺栓;
所述的弧形支架段上设置有牵开活动块,牵开活动块能够以弧形支架段为导轨在支架弓上滑动,牵开活动块上设置有固定牵开活动块在弧形支架段上位置的定位螺栓,牵开活动块上远离定位螺栓的一侧设置有卡钩,卡钩上开设有卡槽;卡钩的卡槽上可拆卸连接有拉钩,所述的拉钩包括拉钩头和连接在拉钩头上的弹性拉钩柄,弹性拉钩柄卡在卡钩的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调节段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单向棘齿,单向棘齿使得支架弓紧缩运动方向的运动止锁。
所述的弧形支架段的表面设置为防滑面。
所述的卡槽的开口方向与定位螺栓的中心轴线方向呈45度夹角。
所述的支架弓采用不锈钢、金属合金或者医用级ABS制成。
所述的拉钩头采用不锈钢丝制成。
所述的弹性拉钩柄采用高弹性医用硅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够更方便地在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牵开头皮,获得需要的手术视野,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的头型调节支架弓的形成的支架大小,根据具体的手术牵开部位调节拉钩的长度和牵开活动块在支架弓上的位置,以实现灵活的牵引力角度,更好地牵开头皮,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各种头皮牵开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拉钩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弧形支架段上的防滑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支架弓,(1-1)-弧形支架段,(1-2)-调节段,2-固定块,3-紧固螺栓,4-牵开活动块,5-定位螺栓,6-卡钩,7-卡槽,8-拉钩,9-头皮,10-拉钩头,11-弹性拉钩柄,12-单向棘齿,13-防滑面。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