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燃油锅炉的排烟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3062.1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3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谭亲明;胡以怀;楼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11/04 | 分类号: | F23J11/04;F23J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锅炉 烟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烟管,具体涉及一种船用燃油锅炉的排烟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全球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石油作为船舶动力的主要来源,如何改善燃烧,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其效率,成为当今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排放要求日趋提高,如何减少船舶污染物排放亦成为国际热点。燃油锅炉作为船舶重要设备,尤其是船舶靠港期间需要使用,对其节能减排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船舶燃油锅炉在船舶机舱设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船舶安全航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利用燃油锅炉产生蒸汽对高凝点、高粘度油品进行保温,改善船员的生活环境,甚至发电等。而燃油锅炉的实际运行效率大都低于90%,而国外锅炉效率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已经达到了95%。船用锅炉设备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空间。
考虑船用锅炉的特殊性,排烟管贯穿至排烟口位置,长度基本上都很长。目前基本都是直接排放大气,通过隔热棉包扎,防止烫伤工作人员,能量没有得到回收。目前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主要有:通过加热装置对锅炉用气进行加热,完善燃油的燃烧,提高燃油的利用率,减少碳的排放,但需要额外的能量对其所用空气进行加热;其次是改善锅炉本体的热交换效果,提高热能的吸收;再次,是利用锅炉燃烧废气的热量转换为其它能量,考虑到其可利用率和可行性,目前在船上几乎没有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完善锅炉燃油燃烧程度,更充分的释放燃油的能量。在提供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降低碳的排放量。而且还能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排烟管的热散失,保证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燃油锅炉的排烟管结构,其特点是,其位于排烟管出烟口处设为复合管结构,该复合管结构包含出烟管和套设在出烟管外的进气管;
上述排烟管的出烟口处口径与出烟管的口径相匹配,出烟管一端密封连接排烟管出烟口,另一端连通外界;
上述进气管远离排烟管出烟口的一端连通外部空气;另一端沿着出烟管延伸至排烟管外壁并密封,进气管靠近排烟管出烟口的一侧连接有导风管,该导风管连通至锅炉燃烧器的吸气口。
上述出烟管口径小于排烟管口径,排烟管的出烟口处口径缩小与出烟管相适配。
上述进气管气道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锅炉燃烧器吸气口的横截面积。
上述导风管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锅炉燃烧器吸气口的横截面积。
上述导风管采用圆管或方管。
上述导风管外包覆有石棉。
上述进气管外包覆有石棉。
上述出烟管长度大于进气管的长度,其伸出进气管的部分外包覆有石棉。
上述出烟管排出烟气的温度不低于120摄氏度;
进气管口径与排烟温度为反相关的关系。
上述排烟管整体采用复合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船用燃油锅炉的排烟管结构和现有技术的燃油锅炉排烟管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排烟管出烟口处设置复合管结构,空气吸收锅炉排出废气的热量,减少废气带走热量,通过空气传输至锅炉燃烧器,不需要提供额外能量,对锅炉用燃烧空气加热,减少能量消耗;提高锅炉用空气温度,有利于燃油的燃烧,总体减少燃油消耗,降低碳的排放;同时通过复合管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用空气的温度。提高锅炉整体能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用燃油锅炉的排烟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燃油锅炉的排烟管结构的实施例,其包含设置在船用燃油锅炉排烟管出烟口处的复合管结构,该复合管结构包含出烟管1套设在出烟管1外的进气管2,以及与进气管2连通的导风管3。
出烟管1为圆形管,口径较小,其朝上的顶端开口连通外界,朝下的一端与船用燃油锅炉的排烟管4气道连接。
船用燃油锅炉通过排烟管4排出含硫烟气,出烟管1设置于排烟管4的出烟口处,本实施例中,排烟管4的口径大于出烟管1和进气管2。排烟管4于其出烟口处口径缩小至与出烟管1的口径相匹配,实现排烟管4的出烟口与出烟管1的气道对接并密封防止烟气泄露,使排烟管4排出的含硫烟气可沿着出烟管1的气道向上,由出烟管1的顶端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节能减排系统
- 下一篇:废气焚烧热水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