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2177.9 | 申请日: | 2014-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1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9/02 | 分类号: | A61M39/02;A61M5/44;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王雅辉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四通 静脉 延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延长管,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四通管的新型静脉延长管。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疗活动中,静脉延长管的使用极为广泛,目前使用的静脉延长管一般为三通管或者四通管的,由于同时会有多种药物的注射,往往延长管中的药物都不是均匀分布的,而且目前使用的延长管的速率大部分都是依靠肉眼观察,从而对输液装置进行调控的,有时候因为实际的药物输入配比跟理论上有点差距,就会稍稍影响药物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四通管可以适当充分混合药物的静脉延长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包括延长管,分别位于所述延长管两端的连接输液接头和四通管,所述四通管包括三个第一类管口和与所述延长管连接的第二类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管包括混合部和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位于所述延长管和混合部之间;所述混合部包括所述四通管的三个第一类管口和搅拌装置;所述加热部的内壁设置有加热元件。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第一类管口内壁均设置有流量检测元件,三个所述第一类管口外壁上设置有显示器。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为圆柱形,所述搅拌装置的侧面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扇叶。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管口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类管口与延长管通过固定件螺纹连接。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类管口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中部还设置有固定带。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上设置有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药物液体从四通管的三个第一类管口流入后,对应的流速会在第一类管口外壁上的显示器上显示,便于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简单明了地控制速度。当若干种药物汇聚到混合部后,混合部中的搅拌装置就会开始工作,以自身的转动带动液体的混合,从而能够较为均匀的将多种药液混合,然后药液会在流经加热部的时候被加热,再通过延长管流入到静脉中,大大地减少了输液过程中手臂因为液体温度低导致的冰冷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延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四通管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延长管,201-卡位条,202-固定带,3-搅拌装置,4-加热部,501、502、503-第一类管口,504-第二类管口,6-显示器,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包括延长管1,分别位于延长管1两端的连接输液接头和四通管,四通管包括三个第一类管口和与延长管1连接的第二类管口504。
四通管包括混合部和加热部4,加热部4位于延长管1和混合部之间。
三个第一类管口内壁均设置有流量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流入每个第一类管口的药物流量。三个第一类管口外壁上设置有显示器6,可以显示出对应的药物流速,便于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简单明了地控制速度,不至于因为某些药物的输液速度相对过快而对人体造成不适。
混合部包括四通管的三个第一类管口和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为圆柱形,其侧面还可以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扇叶。这样当若干种药物汇聚到混合部后,混合部中的搅拌装置3就会开始工作,以自身的转动带动液体的混合,从而能够较为均匀的将多种药液混合,避免了输液时某一侧的某种药剂量过多从而导致的人体不适。
加热部4的内壁设置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采用电热丝。药液在流经加热部4的时候会被加热,再通过延长管流入到静脉中,大大地减少了输液过程中手臂因为液体温度低导致的冰冷现象。由于药液不会在加热部4内部逗留过久,因此加热部4也只是对药液进行一个初步加热,不用担心加热过高从而使得药液发生质变的问题。
加热部4上设置有电源线,电源线与加热部4和搅拌装置3相连,为加热部4和搅拌装置3提供动力,当然,搅拌装置3也可以不使用电力作为动力,而是仅仅依靠输液的流动带动自身的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21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安全肛肠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附加铅块模型采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