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降解种植大棚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1278.4 | 申请日: | 2014-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力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C02F3/34;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商福全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种植 大棚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生物降解种植大棚。
(二)背景技术
有机废水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制药、印染、食品、化工等行业废水及垃圾渗滤液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耗氧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氨和硫醇等难闻气味,使水质恶化。目前对有机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进行处理,但这两种处理效果并不显著,一般投资大、工艺流程复杂,且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近年来,随着新型分离技术的发展,膜分离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现有应用的有机膜虽然成本低、装填面积高,但是使用过程中易于出现不耐压、不耐氧化性等缺点,且易受污染,再生较困难,膜的寿命一般也较短,出水水质不稳定,大量的有机废水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因此,现有的处理方法效果不显著,处理难度非常大。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成本较低、处理工艺简单、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循环、既能降解净化有机废水还能种植作物、降解净化效果显著的生物降解种植大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物降解种植大棚,包括土壤培养基和罩设于土壤培养基上方的棚体,所述土壤培养基包括接种层,在接种层的底部铺设有一防渗层,在接种层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水分配系统和水收集系统,水分配系统和水收集系统的面积均小于防渗层的面积。
所述水分配系统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管道,在两根第一管道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垂直于第一管道的第二管道,每根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管道相连通,最外侧的一第二管道通过管路经恒压供水泵与有机废水池相连通,恒压供水泵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在每根第一管道上均设有若干个出水孔,在每根第一管道的外围均包裹有一滤布层,在第一管道和滤布层之间填充有填料层;在每根第二管道上均设有若干个出水孔,在每根第二管道的外围均包裹有一滤布层,在第二管道和滤布层之间填充有填料层。
所述水收集系统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三管道,在两根第三管道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垂直于第三管道的第四管道,每根第四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三管道相连通,每相邻两根第四管道之间通过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短管连通,最外侧的一第四管道通过管路与排水井相连通;在每根第三管道上均设有若干个进水孔,在每根第三管道的外围均包裹有一滤布层,在第三管道和滤布层之间填充有填料层;在每根第四管道上均设有若干个进水孔,在每根第四管道的外围均包裹有一滤布层,在第四管道和滤布层之间填充有填料层;在每根短管上均设有若干个进水孔,在每根短管的外围均包裹有一滤布层,在短管和滤布层之间填充有填料层。
在排水井内设有一液位控制泵,液位控制泵的出水口与伸至棚体外部的输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棚体为塑料棚体或玻璃棚体。
所述填料层为陶粒层。
所述滤布层为1-3层无纺布层。
本实用新型生物降解种植大棚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成本较低,处理工艺简单,减少环境污染,接种层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降解菌群,能够降解有机废水中的COD、氮、磷等,降解的有机物及氮、磷等成为作物生长的养分,在作物生长吸收养分的同时,有机废水得到了净化处理,通过作物生长吸收养分净化有机废水并收获作物,将有机废水变废为宝,生长的作物无需施肥,成长茁壮,实现了有机废水的生态循环和有机废水的净化达标排放,降解净化效果显著。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分配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收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管道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棚体,2接种层,3防渗层,4水分配系统,5水收集系统,6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8恒压供水泵,9有机废水池,10滤布层,11填料层,12第三管道,13第四管道,14短管,15排水井,16液位控制泵。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力,未经李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1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