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登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1250.0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布克林金属防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397 | 分类号: | E06C1/397;E06C7/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4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登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建筑施工机械,特别是一种移动登高架。
背景技术:
建筑领域的登高作业广泛采用梯子。但是,当施工对象位于晃动的船舶上时、或者支撑梯子的地面不平整时,现有技术中的梯子因为无法稳定站立而不能安全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登高架,所述的这种移动登高架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梯子在船舶或者不平整地面上因为无法稳定站立而不能安全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移动登高架,包括一个棱锥形支架,其中,所述的棱锥形支架的底面中设置有三个以上数目的滚轮,棱锥形支架的下部向外侧设置有三个以上数目的支撑杆,任意一个所述的支撑杆均垂直于棱锥形支架的底面,任意一个支撑杆均各自通过连接件与棱锥形支架连接,任意一个支撑杆与连接件之间均各自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棱锥形支架呈四棱锥形。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支撑杆与连接件之间均设置有螺纹副。
进一步的,棱锥形支架中设置有梯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支架呈棱锥台状,底部周长大于顶部周长,可稳固站立,可适用于晃动的环境。底部的滚轮可便于支架移动。支撑杆可支撑到地面,承载支架的重量。通过调节支撑杆与支架的相对高度位置,可使支撑杆支撑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而保持支架垂直于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利用棱锥台状的支架构成登高装置,支架底部周长大于顶部周长,可稳固站立,适用于晃动的环境。支架底部设置滚轮,便于支架移动。支架的外侧通过连接件设置有支撑杆,利用支撑杆承载支架的重量。通过调节支撑杆与支架的相对高度位置,可使支撑杆在不平整的地面上仍能保持支架垂直于水平面,从而稳定站立,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登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登高架,包括一个棱锥形支架1,其中,所述的棱锥形支架1的底面中设置有三个以上数目的滚轮2,棱锥形支架1的下部向外侧设置有三个以上数目的支撑杆3,任意一个所述的支撑杆3均垂直于棱锥形支架1的底面,任意一个支撑杆3均各自通过连接件4与棱锥形支架1连接,任意一个支撑杆3与连接件4之间均各自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图中未示)。
进一步的,所述的棱锥形支架1呈四棱锥形。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支撑杆3与连接件4之间均设置有螺纹副。
进一步的,棱锥形支架1中设置有梯子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支架1呈棱锥台状,底部周长大于顶部周长,可稳固站立,可适用于晃动的环境。底部的滚轮2可便于支架1移动。支撑杆3可支撑到地面,承载支架1的重量。通过调节支撑杆3与支架1的相对高度位置,可使支撑杆3支撑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而保持支架1垂直于水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布克林金属防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布克林金属防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1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