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机动飞行器的鸭翼边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1080.6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0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冯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加伟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B64C3/00;B64C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飞行器 鸭翼边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围绕着未来战斗机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人们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主要方向之一有:更快的飞行速度,更高的飞行高度和无人化控制。要求其能够兼顾在各种高度、各种姿态下的飞行性能。更加注重超远程打击能力,突出超高速飞行,并进一步强化现代战斗机在中低空的亚声速机动性和超声速机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优化飞行性能的高机动飞行器的鸭翼边条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机动飞行器的鸭翼边条系统,包括机头和机身,所示机头的后部两侧有鸭翼,所述机身的两侧固定设有后掠内翼,所述后掠内翼的翼梢设有前掠折叠外翼,所述机身的后部上方设有一对全动式垂直尾翼;所述机头设计为乘波体机头;所述鸭翼后部的机身上设有向两侧延展的边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鸭翼不偏转时,所述鸭翼与所述边条构成连续气动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鸭翼和所述边条具有4°的下反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鸭翼的偏转轴线在所述鸭翼的翼根弦从前端起的85%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乘波体机头的侧缘具有下反角且侧缘下表面向上拱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高机动飞行器的鸭翼边条系统,包括机头和机身,所示机头的后部两侧有鸭翼,所述机身的两侧固定设有后掠内翼,所述后掠内翼的翼梢设有前掠折叠外翼,所述机身的后部上方设有一对全动式垂直尾翼;所述机头设计为乘波体机头;所述鸭翼后部的机身上设有向两侧延展的边条;本实用新型通过鸭翼与边条的组合设计,使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气动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在高速飞行时的低阻力,还可以在大迎角姿态形成强劲的涡流,改善其本身及机身的流动状况,提升本飞行器的大迎角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掠折叠外翼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乘波体机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大迎角姿态时鸭翼与边条的空气动压示意图;
图中:1-机头;2-机身;3-鸭翼;4-后掠内翼;5-前掠折叠外翼;6-边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高机动飞行器的鸭翼边条系统包括机头1和机身2,所示机头1的后部两侧有鸭翼3,所述机身2的两侧固定设有后掠内翼4,所述后掠内翼4的翼梢设有前掠折叠外翼5。
乘波体是一种高超声速升力体,它在设计点飞行时有激波附着在其前缘,就像整个升力体骑在激波上一样。这使它在高超声速飞行时拥有非常高的升力效率。本实施例的机头1采用乘波体设计,以保证高超声速飞行时较高的飞行性能,同时能够更好地与机身2相匹配。
本实施例乘波体机头1的设计采用了由已知的无粘可压缩超声速流场作为出发点的反设计方法,并选取速度适中的6Ma为设计点。另外,选择能够使所设计的乘波体升阻比最大的β=12作为设计乘波体的半基准圆锥激波角。本实施例经过初步设计生成乘波体原型后,将其进行优化并融入整体设计中,最终形成的乘波体机头1截面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乘波体机头1已经与机身2及鸭翼3完美融合,进一步减小了整机的阻力,提高了乘波体机头1的利用效率。另外,本实施例乘波体机头1的侧缘拥有一定的下反角且侧缘下表面向上拱起,改善了其下表面的压力分布并增大了下表面的高压区面积,从而帮助乘波体获得更高的升力效率,也能够给处在机身2下部的进气口提供压缩效果更好的进气。
这种将乘波体作为机头1的设计,使本实施例能够在高超声速下具有高升力、低阻力、高升阻比的优点,从而更好地适应高速飞行。由于乘波体的高升力主要体现在超声速之后,这使得超声速后本实施例机头1升力增加迅速,抑制了飞行器超声速后气动中心后移的现象。另外,乘波体机头1宽大的外形不仅更容易与机身2相结合,也能够增大前部机身2的内部容积,使本实施例能够安装更大直径的雷达,从而提升其整体作战性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通过特殊的鸭翼与边条的组合设计,使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气动体系。这个气动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在高速飞行时的低阻力,还可以在大迎角姿态形成强劲的涡流,改善其本身及机身2的流动状况,提升本实施例的大迎角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加伟,未经冯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1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能表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配电网接线图自动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