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料整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0401.0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3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风杰;邹健;谢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弗兰德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9/22 | 分类号: | B02C19/22;B65G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料整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倒料整袋机构,适用于自动化投料设备上进行倒料操作。
背景技术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自动装置的出现和应用是在18世纪以前。古代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逐渐产生利用自然界动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动装置代替人的部分繁难的脑力活动的愿望,经过经过漫长岁月的探索,他们互不相关地造出一些原始的自动装置。古代中国的指南车以及17世纪欧洲出现的钟表和风磨控制装置,虽然都是毫无联系的发明,但对自动化技术的形成却起到了先导作用。
现在很多工厂都在向自动化方向迈进,尤其在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过程简单的投料过程中,对于需要使用大量原辅料的化工及饮料行业,往往需要将大量的袋装料投入到操作平台上,虽然目前有此类自动化设备,对于需要朝高塔式设备内进行倒料的地方,大多只能采取人工在操作架上进行操作,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进行自动倒料操作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可以将整袋料倾倒完,并进行预碎后,再将料袋进行打包的倒料整袋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倒料整袋机构,包括壳体、螺旋轴、出袋口盖,其特征在于螺旋轴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底部呈网格状结构,壳体顶部开口,出袋口盖设置在壳体一侧螺旋轴末端。壳体底部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筋截面呈三角形。壳体呈平放的圆柱形。出袋口盖与壳体之间的连接为弹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螺旋轴旋转,当袋装料从壳体顶部开口倒入时,螺旋轴将成块的袋装料朝末端推送,由于壳体底部呈网格状结构,而且网格筋截面呈三角形,因此袋装料会从壳体底部网络部分落入下一层,较大块料会在螺旋轴与壳体底部网格筋的共同作用下被压碎而落入下一层,起到一个预碎的作用,当袋装料倒完,料袋落入时,因为料袋较大,料袋会被螺旋轴推向其末端,并最终从出袋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壳体,2—螺旋轴,3—出袋口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倒料整袋机构,包括壳体1、螺旋轴2、出袋口盖3,其特征在于螺旋轴2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底部呈网格状结构,壳体1顶部开口,出袋口盖3设置在壳体1一侧螺旋轴2末端。壳体1底部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筋截面呈三角形。壳体1呈平放的圆柱形。出袋口盖3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为弹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螺旋轴2旋转,当袋装料从壳体1顶部开口倒入时,螺旋轴2将成块的袋装料朝末端推送,由于壳体1底部呈网格状结构,而且网格筋截面呈三角形,因此袋装料会从壳体1底部网络部分落入下一层,较大块料会在螺旋轴2与壳体1底部网格筋的共同作用下被压碎而落入下一层,起到一个预碎的作用,当袋装料倒完,料袋落入时,因为料袋较大,料袋会被螺旋轴2推向其末端,并最终从出袋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弗兰德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弗兰德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0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废旧沥青混合料的破碎辊
- 下一篇:一种对旋式石膏粉离心研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