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0328.7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程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新动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22;H02K5/173;H02K3/28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康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泾***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所应用的领域在油田钻井作业过程中,是作为驱动钻井的动力源,一旦电机出现问题,丧失动力停止钻井,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而影响电机寿命的因素一般有:一是传统的电机定子冲片,冲片外周表面上的槽为U型,与电机设置筋板焊接时,焊接强度不够;二是传统电机引线头用氧气和铜焊条焊接,容易造成虚焊导致接触不良,且线圈引线头不容易发现,每次拆机检测比较麻烦,需要逐一排查;三是电机在工作时,电机会不断受到轴向冲击,这种冲击力在原有机构中极易导致电机转子发生轴向窜动,严重时会造成配件的磨损,长时间承受这种轴向冲击,会加速轴承的损坏从而使电机的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承受来自轴向的振动冲击,加强电机的稳定性, 且线圈引线头明显,接触可靠的一种新型电机。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机,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铁芯上缠绕的线圈及定子连线组成,定子铁芯内设有电机转子,电机转子和电机轴承结构装配于电机转轴上,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电机转子的中心轴、电机轴承结构的中心轴、电机转轴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定子铁芯是由多个定子冲片叠压而成,定子冲片为一正方形薄片,定子冲片上设有一中心轴与冲片中心轴重合的通孔,包括有形成在沿其通孔上均匀分布且依次连接的54个槽孔,冲片外周边上设置12个燕尾槽,燕尾槽在通孔任一横截面上的投影为一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短底边向外,其中4个分布在外周正方形四角上,且位于对角线上的燕尾槽的中心与通孔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8个分布于外周四边上,且分别与位于四角上的燕尾槽相接。
或者优选地,定子连线包括相连的两个线圈中,前一线圈尾部的引线头与后一线圈首部的引线头相互平行且共同套在一个并头套中,并头套外套有一毡帽,所述毡帽外套有一小号橡胶硅管,小号橡胶硅管外套有一大号橡胶硅管。
更优选地,电机轴承结构包括两个设置在电机转轴上,且分别位于电机上、下两端的圆柱滚子轴承;其中上圆柱滚子轴承远离电机一侧的电机转轴上还装有一个球轴承,所述球轴承由轴承内套、轴承球体、轴承外套组成;轴承外套套在轴承内套外,它们的轴向宽度相等且中心轴重合,并且轴承外套朝向轴承内套的面上设有与轴承外套中心轴垂直的圆环凹槽状滚道,轴承内套由上内套和下内套组成,上内套和下内套的半径相同,中心轴重合;上内套和下内套相邻的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与轴承外套中心轴垂直的上、下环状凹槽,轴承球体位于滚道和上、下环状凹槽中并且轴承球体同时与上、下环状凹槽以及滚道上、下两侧各有一个接触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电机装配上下端盖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M处的放大图。
图3是一种新型电机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视图。
图5是图3的B-B视图。
图6是一种新型电机中定子连线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新型电机中电机轴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种新型电机中定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定子连线,2-定子铁芯,3-线圈,4-电机转子,5-电机轴承结构,6-定子冲片,7-燕尾型筋板。
1-1前一线圈尾部引线头,1-2-后一线圈首部引线头,1-3-并头套,1-4-毡帽,1-5-小号橡胶硅管,1-6-大号橡胶硅管。
5-1-圆螺母,5-2-球轴承,5-3-上圆柱滚子轴承,5-4-甩油环,5-5-上内轴承盖,5-6-上内封环,5-7-上卡簧,5-8-下内封环,5-9-下内轴承盖,5-10-下圆柱滚子轴承,5-11-下卡簧。
6-1-槽孔,6-2-燕尾槽,6-3-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机,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4;电机定子是由定子铁芯2、定子铁芯2上缠绕的线圈3及定子连线1组成,定子铁芯2内设有电机转子4,电机转子和电机轴承结构5装配于电机转轴上,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电机转子的中心轴、电机轴承结构的中心轴、电机转轴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新动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新动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0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床正反换向摩擦片液压控制传动机构
- 下一篇:座地抱杆双发电机供电切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