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模具用自动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0131.3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8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葛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29C33/3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模具 自动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模具用自动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现有技术中,模具加工时一般由工人操作,由于操作的不当,容易产生受伤,既对工人造成了伤害,又对厂家带来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模具用自动升降机构,该汽车模具用自动升降机构在脱模时可以自动升降上模部分,采用完全自动化,既能在压模时达到精确定位,又能在脱模时节省人力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模具用自动升降机构,包括:
一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设有齿轮槽,所述升降杆顶端设有限位板;
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升降杆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
一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升降杆相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内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上安装有电动马达;
一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电动马达相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齿轮;
一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内;
一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内,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动马达和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内设有升降孔,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升降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齿轮与所述齿轮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汽车模具用自动升降机构在脱模时可以自动升降上模部分,采用完全自动化,既能在压模时达到精确定位,又能在脱模时节省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模具用自动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升降杆;2、齿轮槽;3、限位板;4、固定板;5、固定孔;6、升降装置;7、电动马达;8、齿轮;9、中央处理器;10、蓄电池;11、转轴;12、升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汽车模具用自动升降机构,包括:
一升降杆1,所述升降杆1设有齿轮槽2,所述升降杆1顶端设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有利于所述升降装置6的限位,防止其脱离所述升降杆1。
一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与所述升降杆1相连接,所述固定板4上设有固定孔5,所述固定孔5用于将其固定在下模板上。
一升降装置6,所述升降装置6与所述升降杆1相连接,所述升降装置6内设有升降孔12,所述升降杆1贯穿所述升降孔12,所述升降孔12用于所述升降装置6在所述升降杆1上的滑动。
所述升降装置6内设有齿轮8,所述齿轮8与所述齿轮槽2相配合,使得所述升降装置6可以在所述升降杆1上滑动。
所述齿轮8上安装有电动马达7。
一转轴11,所述转轴11与所述电动马达7相连接,所述转轴11贯穿所述齿轮8。
一中央处理器9,所述中央处理器9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6内,所述中央处理器9用于对所述升降装置6的升降控制。
一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6内,所述蓄电池10与所述电动马达7和所述中央处理器9相连接。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具用自动升降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安装时通过固定孔5将固定板4固定在下模板上,再将升降装置6与上模板固定好。
工作时通过电动马达7带动转轴11使得齿轮8在升降杆1上的齿轮槽2内滚动,从而使得升降装置6上升降孔12在升降杆1上滑动,限位板3用于对升降装置6的限位,防止其脱离升降1,通过中央处理器9来控制升降装置6的升降,蓄电池10给该装置提供电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汽车模具用自动升降机构在脱模时可以自动升降上模部分,采用完全自动化,既能在压模时达到精确定位,又能在脱模时节省人力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0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