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用铰链阻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9931.3 | 申请日: | 2014-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钱小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小灵 |
主分类号: | E05F3/00 | 分类号: | E05F3/00;E05F3/2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链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缓冲铰链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门用铰链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较重的箱体门在开关时:一是由于重量较大,开关较费力;二是开关箱门时若不小心,很容易由于较重的箱门与箱体或其它物品碰撞,造成较大的震动,不仅噪音大,而且极易震坏箱体内盛放的物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门省力且可缓慢开关的门用铰链阻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门用铰链阻尼装置,包括一个阻尼铰链和一个具有弹性开门力的弹力铰链,所述弹力铰链的具体结构是:外套筒的一端固定有堵帽、另一端缩径形成的凸台上设置有外端伸出外套筒外的内套筒,内套筒内套装有棘轮,弹性的棘爪的一端卡接在棘轮上、另一端穿过内套筒上的挡片卡接在内套筒上,堵帽与棘轮之间的外套筒内套装的弹簧的一端卡接在堵帽上、另一端卡接在棘轮上,转动棘轮可调整弹簧的紧度;或所述弹力铰链的具体结构是:外套筒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另一端固定有外端伸出外套筒外的内套筒,内套筒内套装有棘轮,弹性的棘爪的一端卡接在棘轮上、另一端穿过内套筒上的挡片卡接在内套筒上,转轴与棘轮之间的外套筒内套装的弹簧的一端卡接在转轴上、另一端卡接在棘轮上,转动棘轮可调整弹簧的紧度。
上述棘轮朝向弹簧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外圆面上居中向外延伸有弹簧导向柱,所述的弹簧套装在弹簧导向柱上,棘轮的轴线上设置有内六角孔,内套筒上居中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内六角孔的孔径。
上述的外套筒外侧的堵帽或转轴上设置有对外连接用的横向的通孔。
上述阻尼铰链的具体结构是:套筒内设置的转轴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中部有凹槽的阻尼凸筋,阻尼凸筋上扣装有一侧面有开口的U型滑块,套筒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阻油挡板,阻油挡板的内端面与转轴的外圆柱面滑动密封接触,套筒的内壁与转轴及阻尼凸筋、U型滑块、阻油挡板的外壁形成的密封空腔内填充有阻尼用油。
上述的转轴的一端密封伸出套筒外并设置有扁平的连接部,套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轴向的凸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将本实用新型的阻尼铰链和弹力铰链同轴线安装在箱体的门框与箱门上,由于弹簧具有较大的弹性开门力,使得打开箱门时省力,又由于阻尼铰链的阻尼作用,使得打开箱门时的速度又不会太快,而在关闭箱门时由于弹簧较大的弹性开门力,箱门又不会自动关闭,需要人工稍加力关闭,减少或避免了猛开猛关箱门造成较大的震动、噪音及震坏箱体内盛放的物品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箱体与较重箱门的铰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力铰链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力铰链的棘轮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尼铰链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力铰链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
一种门用铰链阻尼装置,包括可将门安装在门框同一侧两端上的两个铰链组件,其中的一个铰链组件为阻尼铰链20、另一个铰链组件为具有弹性开门力的弹力铰链1,所述弹力铰链1的具体结构是:外套筒10的一端紧配合连接(固定)有堵帽14、另一端通过缩径形成的凸台101上设置有外端111伸出外套筒10外的内套筒11,内套筒11内套装有棘轮12,弹性的棘爪112的一端卡接在棘轮12上、另一端穿过内套筒11上的挡片111卡接在内套筒12上的缺口113处,堵帽14与棘轮12之间的外套筒10内套装的弹簧13的一端132穿过堵帽14的弹簧安装孔143卡接在堵帽14上、另一端131穿过棘轮上12的弹簧安装孔122卡接在棘轮12上,由于使用时堵帽14和外套筒10为一体式结构,堵帽14与内套筒11的外端111分别安装在铰接安装的门和门框上,堵帽14与内套筒11可相对转动,因此,用内六角扳手插入棘轮12内六角孔121内,转动棘轮12可调整弹簧13的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小灵,未经钱小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99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