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9789.2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通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器件。LED照明装置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它是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LED作为发光材料,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色的光。照明装置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仅需要绩效的电流就可激发亮度相当高的光。
目前的照明装置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内的导光板、侧向设置在框架与导光板之间的LED灯、用以安装LED灯的LED灯条、设置在导光板上方和下方的反射片和扩散板及用以固定LED灯条的散热铝,LED灯与导光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由于现有的LED灯条是侧向安装在导光板的外侧,所以,增加了其厚度,同时,在导光板使用一段时间后,导光板发热膨胀后,从而致使LED灯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不稳定,容易发生导光板在发热膨胀后顶住LED灯,进而导致导光板熔化,甚至顶坏LED灯。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照明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厚度薄且可防止导光板因热涨而挤压LED灯致使导热板熔化或者顶坏LED灯。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一侧的LED灯、用以安装LED灯的LED灯条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反射片和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扩散板,所述LED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方,且自所述导光板的上方水平向外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灯条贴靠在导光板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板具有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向外突伸形成的突伸部,所述LED灯条设置在所述突伸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灯条包括固定在导光板的突伸部上的固定部和自所述固定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突伸出突伸部,所述LED灯固定在所述延伸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副反射片,所述副反射片设置在所述LED灯条上,并遮蔽所述LED灯条和LED灯,所述LED灯条与副反射片的厚度总和不大于反射片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板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若干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框架并延伸入限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板还具有自所述主体部的前后两侧向外突伸形成的第二突伸部,所述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突伸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突伸部和第二突伸部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连接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框和后框及由前框和后框围设形成的安装腔,所述导光板、反射片、扩散板、LED灯及LED灯条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框和后框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通过将LED灯条设置在导光板的上方,且自导光板的上方水平向外延伸,所以,减小了照明装置的厚度,并且还有助于稳定导光板与LED灯的距离,防止导光板因热涨而挤压LED灯致使导热板熔化或者顶坏LED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照明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4为图2中圆圈A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圆圈B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圆圈C的放大图。
图7为图3中圆圈D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照明装置100用于灯具、电视等设备的显示装置上。所述照明装置100包括框架1、设置在所述框架1内的导光板2、设置在所述框架1与导光板2之间的若干LED灯3、用以安装LED灯3的LED灯条4、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上方的反射片5、相对反射片5设置在导光板2下方的扩散板6、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一侧的连接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通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通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9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