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48970.1 | 申请日: | 2014-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重生;张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利友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19/04 | 分类号: | B05C19/04;B05C19/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 地址: | 300382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艺装备,尤其是一种喷粉时所用的漏粉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的煤矿生产中,由于矿井内特殊的作业环境,要求矿井内设有的钢管要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因此对于这种用途的钢管,一般采取在钢管内外表面滚喷一层富锌环氧粉末涂层用于抗腐蚀,一般的工艺流程为将富锌环氧粉末置于漏斗内,加热至一定温度的待喷粉钢管置于支撑架上,工作时,转动钢管,打开漏斗的出粉口并沿导轨移动漏斗,富锌环氧粉末由漏斗出粉口流出洒落在钢管表面,即完成对钢管的喷涂,但这种漏斗存在技术问题,如果富锌环氧粉末由于受潮而凝结成块,当凝结块过大时会堵塞漏斗的出粉口,造成工艺流程的中断,凝结块较小时从漏斗出粉口流出洒落在钢管表面时,在钢管表面形成滚喷粒,影响喷涂表面的均匀度,另外这种滚喷粒容易脱漏,从而造成钢管表面的外漏进而容易被腐蚀,另外,当富锌环氧粉末流经漏斗出粉口时,由于漏斗口形状采用的是细长型,因此粉状物流经时容易流通不畅,现有技术一般在出口处安装一绞龙,但这种方式会造成喷粉流出时不均匀,从而影响喷粉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漏粉装置,对钢管喷粉时应用该漏斗能够保证所用粉的粉化程度并保证所用粉从漏斗顺畅流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漏粉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储料室、粉碎室和出料室;
所述粉碎室内设有主动轴、从动轴,所述主动轴水平设置,该主动轴两端均穿射出粉碎室,在该主动轴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并且在该端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一链轮均位于粉碎室外,所述主动轴在位于粉碎室内的部分均布有多个第一粉碎盘,所述第一粉碎盘与主动轴的轴线垂直;所述从动轴平行于主动轴,该从动轴两端均穿射出粉碎室,并且从动轴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从动轴上均布有多个第二粉碎盘,所述第二粉碎盘与所述第一粉碎盘交错设置;在粉碎室与主动轴相邻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切齿,所述第一切齿和第一粉碎盘交错设置,在粉碎室与从动轴相邻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切齿,所述第二切齿和第二粉碎盘交错设置。
所述出料室的出料口处水平设有拨料轴,该拨料轴两端均穿射出出料室,出料室外的拨料轴一端连接有第二链轮,出料室外的拨料轴上固定设有多个垂直于轴线的拨料齿。
进一步,所述拨料轴和主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链轮和第一链轮位于同侧。
进一步,所述储料室内设有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相对设置,并且第一板和第二板均向下倾斜设置,并且第一板的下端和第二板的下端均靠近粉碎室且形成开口。
进一步,所述拨料齿为铁棍。
进一步,所述储料室顶部铰接有盖。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若所用的粉料出现凝结成块的现象,粉料流经该装置中的粉碎室时,在主动轴和从动轴设有的粉碎盘及粉碎室内壁设有的第一切齿和第二切齿的共同作用下,对块状物进行粉碎,从而保证了粉料的粉化度,进而保证了钢管滚喷的工艺要求。
2).粉料由粉碎室流入出料室后,粉料在拨料轴上设有的拨料齿的作用下流下,避免了在出料室的出料口堵塞,保证滚喷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中:
1.储料室,2.盖,3.主动轴,4.第一粉碎盘,5.拨料轴,6.从动轴,7.第二切齿,8.第二粉碎盘,9.第一板,10.第一齿轮,11.第一链轮,12.第二齿轮,13.拨料齿,14.第二链轮,15.粉碎室,16.出料室,17.第一切齿,18.第二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漏粉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储料室1、粉碎室15和出料室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利友管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利友管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8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码率兼容QC-LDPC码的构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驱动控制电路





